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北宋名相杜衍史事考论

发布时间:2017-07-13 15:11

  本文关键词:北宋名相杜衍史事考论


  更多相关文章: 杜衍 庆历新政 庆历党争 宋代士大夫 睢阳五老会


【摘要】:杜衍是北宋著名政治人物,主要活动于真宗朝后期至仁宗朝中期,他以庆历贤相的声名,成为宋代“士大夫政治”背景下的官员典范。通过广泛搜集相关史料,考证并论述杜衍一生事迹及其对宋代社会的影响,对于北宋“庆历之际”官员个案的研究有所裨益。杜衍的早年经历异常困苦,从社会底层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后来做官直至宰相,仕宦长达四十年。杜衍在地方任官时间较久,所莅任之处,都能有较大的政绩:擅长断案,屡次辨明疑狱;精于理财,常能施惠于民;治理民事,则深得各地民心。杜衍前期在朝廷任官次数少、时间短,却成就显著:如他积极建言时政,直指弊政陋规,处理公事用心严谨,法令严明,特别是在任御史中丞与开封知府时,对官吏舞弊为奸的腐败作风予以整肃,使权贵极其敬畏。庆历之际,杜衍长期担任宰辅,职掌枢密要务,积极支持庆历新政,并始终贯彻执行,特别在吏治、军政方面有较大作为:如坚决抑制以“侥幸”得官者,多次封还“内降”,并加强官吏纪律的管理;同时荐举了许多人才;还曾巡抚河东边防,决策军政大事,并反对以激进方式处理宋夏、宋辽之间的争端等。从庆历新政的一开始,杜衍因为受到反对者的不满而遭诬谤,与“庆历党议”便产生联系,其实,他在新政其间与范仲淹等革新派大臣之间的关系可谓“和而不同”,并非反对者所攻击的那种“朋党”。在庆历新政后期,杜衍实质上成为在朝廷里支持新政的唯一的宰相,由于其为官异常严厉、固执的作风,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杜衍也因深陷党争风波而罢相。杜衍虽对新政的施行与革新派的范仲淹等人不尽完全一致,态度相对稳健,认识上也有不足,但他依旧是庆历新政最重要的幕后领导人之一,也是倡行新政者中官位最高的。杜衍虽是“百日宰相”,但在庆历之际众多名臣之中,以其独特的品德操行而备受宋人推崇。首先,杜衍的为官思想体现出“清正谨慎”的特点:对于官员与俸禄、自身修养与处理上下级关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但深谙做官之道,还热心于指教后生。杜衍为人注重修身自持,生活始终清朴节俭,业余之生活志趣在于读书、作诗、书法等文艺活动上,他致仕以后也一直心系天下,彰显出“先忧后乐”的伟大人格,宋代许多士大夫将杜衍视作堪为师法的一代良臣,在为官、生活中对他不断赞誉或效仿。其次,杜衍的交游对象大多为北宋名臣贤士,交游状况别具特色,杜衍通过交游活动,对后辈奖攉教益,以其卓越的施政作风,严格的自身修养,高尚的品格影响了一批批士人。另外,在退居南都期间,以杜衍为主的“五老会”诗文唱和活动推动了北宋南都文化的兴起,“睢阳五老会”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地域文化象征与士大夫文化交游盛事。总之,杜衍作为北宋社会从前期到中期过渡时代的一位卓越的名臣、贤相,在事功、德行方面堪为典范,成为宋朝新时代士大夫的楷模,对宋代社会以及吏治、士风等政治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杜衍 庆历新政 庆历党争 宋代士大夫 睢阳五老会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言10-19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0-12
  • 二、相关研究回顾12-16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新意16-19
  • 第一章 杜衍的前期政治活动及其宦绩19-42
  • 一、杜衍的家世、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特点19-30
  • (一) 关于杜衍家世及早期经历的考察19-24
  • (二) 任宰辅前杜衍的仕宦及其时代特点24-30
  • 二、任地方官时期的政绩30-34
  • (一) 辨刑狱:断案如神,屡决疑讼30-31
  • (二) 治民事:政胥法循,深得民心31-33
  • (三) 筹军费:理财有道,不增税赋33-34
  • 三、早期任朝官时的政治活动34-42
  • (一) 执宪中司:出任台官,建言大政34-38
  • (二) 负责铨司:法明选公,整顿吏治38-42
  • 第二章 宰辅杜衍与宋仁宗庆历之际的朝政42-75
  • 一、庆历之际的时局与杜衍的任官情况42-46
  • (一) 仁宗朝中期的弊政与危机42-44
  • (二) 庆历时代中杜衍的任官情况44-46
  • 二、杜衍在庆历朝政中的作为46-60
  • (一) 抑绝侥幸,严明黜罚—杜衍对吏治的整肃46-50
  • (二) “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杜衍荐举人才考论50-55
  • (三) 枢密宣抚谋内外,二垂偃兵功不陈—杜衍关于军政与边防方面的作为55-60
  • 三、杜衍与“庆历党议”的关系60-64
  • (一) “进贤退奸”:杜衍任枢密使与朋党之议的起因60-61
  • (二) “朋党”之辩:庆历前后杜衍与革新派的关系61-64
  • 四、党争政治风波对杜衍的影响64-73
  • (一) “进奏院狱”与杜衍地位的动摇64-68
  • (二) 再诬朋党与“百日宰相”的罢免68-73
  • 五、余论73-75
  • 第三章 杜衍的为官思想、为人作风及其影响75-96
  • 一、杜衍的为官思想75-82
  • (一) 关于官员的自身修养方面:俭俸廉行,清节自克75-77
  • (二) 关于官员在官场表现方面:谨慎为官,中道尽诚77-80
  • (三) 关于官员与国事关系方面:先忧后乐,心系天下80-82
  • 二、杜衍的为人作风82-87
  • (一) 起居清简,行迹朴素82-84
  • (二) 好学不倦,读书终老84-85
  • (三) 书法怡情,精擅草书85-87
  • 三、杜衍对其家风及宋代士风的影响87-96
  • (一) 杜衍对其家风的影响87-92
  • (二) 杜衍对同时代士人及后世士风的影响92-96
  • 第四章 关于杜衍交游及睢阳五老会之考察96-118
  • 一、杜衍交游考(上)96-104
  • (一) 与欧阳修的交游96-100
  • (二) 与苏舜钦的交游100-103
  • (三) 与尹洙的交游103-104
  • 二、杜衍交游考(下)104-109
  • (一) 与蔡襄的交游104-105
  • (二) 与曾巩的交游105-107
  • (三) 与其他诸人的交游107-109
  • 三、杜衍的南京唱和与睢阳五老会109-118
  • (一) 杜衍在南京的诗文唱和活动109-113
  • (二) “睢阳五老会”中的杜衍113-118
  • 结语118-120
  • 附录120-135
  • 甲、《全宋诗》与《全宋文》中及相关今存杜衍诗文著作篇目考辨120-123
  • (一) 诗作121-122
  • (二) 书信122
  • (三) 奏议122-123
  • 乙、今存宋人集部中与杜衍交游相关篇目考见123-131
  • 丙、杜衍相关遗迹附图131-135
  • (一) 美国纽黑文耶鲁大学博物馆藏原本《睢阳五老图》之“致仕祁国公杜衍”画像131-132
  • (二) 杜衍传世草书作品—《珍果帖(仲冬严寒贴)》132-134
  • (三) 杜衍行楷书法作品—《题怀素自序卷后》134-135
  • 参考文献135-143
  • 致谢143-145


本文编号:53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37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