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宋代吏隐文化的精神内涵

发布时间:2017-07-14 13:07

  本文关键词:宋代吏隐文化的精神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吏隐 精神核心 仕隐融合 诗化存在


【摘要】:宋代吏隐文化的繁荣是我国士人人生方式与态度发生重要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唐宋文化转型后士大夫主体关于"人之存在"的重新思考与深度探索,虽承继白居易中隐而来,但在精神境界与生命格局方面均超越白居易中隐而存在,这源于宋人坚韧的生命力量与广袤无垠的心灵世界。宋代吏隐文化包括如下两个维度的内容,一为仕与隐的圆通融合,一为艺术化的生命存在。前者是关乎人生价值的探讨反思,后者则具体为人的存在方式。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吏隐 精神核心 仕隐融合 诗化存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51006)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士人之可贵品质在于其执着于人生实践之上自我塑造与自我提升的高度自觉,每逢社会动荡变迁,士人文化便会进行新的整合与完善,进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瑰丽多彩的士人文化。宋代开启了我国近世社会的大门,传统文化发展至此,一切或巨或细的事物均表现出明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建波;;吏隐诗的嬗变[J];唐都学刊;2007年01期

2 李红霞;;论唐诗中的吏隐主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钟巧灵;;宋代吏隐与文人生活[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4 郝美娟;;论范仲淹的“吏隐”情结[J];唐都学刊;2011年01期

5 蒋寅;古典诗歌中的“吏隐”[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吕友仁;李慧玲;;杜诗、苏诗、黄诗中“吏隐”注的澄清——辑本《汝南先贤传》学术价值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汪国林;;论白居易吏隐思想及其对宋代文人的影响——以苏轼为考察对象[J];求索;2011年06期

8 薛泉;;论李东阳的“吏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杜学霞;;白居易在杭、苏时的“吏隐”心态及思想渊源[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程磊;;宋代士人吏隐的精神价值与山林境界的转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541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41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