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嵩岳崇祀之礼与意象新探
本文关键词:唐代嵩岳崇祀之礼与意象新探
【摘要】:嵩岳居天地之中,在国家礼制中属于中祀岳镇海渎的范畴,与其他岳镇海渎一样,是国家正统权力在疆域上的象征。国家郊祀和地方专祀目的在于利用中岳神的福佑功能,保障皇权稳定和社稷长治久安。嵩岳地近东都洛阳,便于帝王巡幸封禅,武则天时嵩岳加封号与崇祀达到顶峰。宗教仪式亦与国家祭典礼制紧密结合,不断塑造和强化国家对地方社会的统治。嵩岳崇祀有其重要的政治宗教与地理文化意象。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嵩岳 崇祀 国家礼制 意象
【基金】:暨南大学优秀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项目课题
【分类号】:K892.9;K242
【正文快照】: 嵩岳祭祀在国家礼制中属中祀岳镇海渎的范畴,与其他四岳一同构成国家山岳祭祀的体系。嵩岳居天地之中,且地近东都洛阳,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故唐代嵩岳“中心”的概念被充分地应用于国家政权建构当中,在宣誓地域正统和皇权至上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学界关于嵩岳祭祀的研究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明贵;武则天封禅嵩山论略[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方百寿;唐代封禅的功能及意义[J];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敏;唐代封禅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平立;中国封建皇帝封禅略论[J];安徽史学;2005年01期
2 王晖;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盖金伟;论郊祀与唐代儒学宗教化倾向的加深[J];昌吉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4 范恩君;泰山神信仰探微[J];中国道教;2004年01期
5 周郢;武,
本文编号:55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537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