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以天驭势:何休《公羊》灾异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2:07

  本文关键词:以天驭势:何休《公羊》灾异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灾异 谶纬 公羊学 何休 董仲舒


【摘要】:灾异说在两汉时备受重视。自孝文帝因见灾异而下诏罪己以降,往往一有灾异,君主便会下诏罪己,并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策问为政之方;而朝野诸儒亦纷纷藉灾异议论朝政,表达自身施政主张;另一方面灾异说逐渐依托于五经,经过长久宣扬及累世总结,灾异往往确有征验,至有左右人事或使政局变动之效。本文拟从何休的公羊灾异思想入手,以董仲舒——何休的公羊传承谱系为主线,申明公羊灾异思想的大义所在,亦可以明晰何休灾异说的继承与创新之处。同时,深入分析何休灾异说的义理背景及缘由,并结合两汉儒者的政治实践,以明何休乃至汉儒的共同经学旨归。具体而言,本文分如下五个章节。首先在知人论世一章,侧重对何休公羊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脉络等方面展开分析,并着重强调在两汉公羊学谱系中董仲舒与何休具有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对本文所立足的经学视域的诠释方式及对现实关照的理路作一交代。第二章重点探析《春秋》灾异思想内涵,尤其是作回溯式的学术史梳理,重点突出董仲舒在《春秋》灾异说理论形成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直接促生了谶纬的发展盛行。第三章开始具体分析何休《春秋公羊解诂》中所蕴含的灾异思想,重点与《汉书·五行志》中所记载的董仲舒的灾异说相互对照,并得出何休对董仲舒灾异思想的继承之处的几个面向。第四章继续通过比较董何灾异说以分析何休灾异说的特色,比较突出何休灾异思想对董仲舒灾异思想的补充、创新与修正,并结合刘向、刘歆父子的灾异说理论,以更深入地把握何休的《公羊》灾异理论。第五章并以《解诂序》与“三阙”为中心,试图阐析何休灾异理论的时代意义。通过对何休这两个文本及其灾异例的梳理,结合公羊学其时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和理论困境,探究何休灾异理论背后所蕴含的义理倾向,从而更进一步把握灾异理论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灾异 谶纬 公羊学 何休 董仲舒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25.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弁言9-11
  • 第一章 知人论世:何休公羊学思想概述11-25
  • 第一节 何休公羊学研究现状及问题11-14
  • 第二节 何休其人其学14-17
  • 第三节 何休公羊学之传承谱系17-20
  • 第四节 灾异说在公羊学体系中的地位20-22
  • 第五节 当代经学视阈下的何休公羊学研究方法与结构22-25
  • 第二章 何休前《春秋》灾异说衍变25-43
  • 第一节 灾异思想的渊薮及内涵26-29
  • 第二节 董仲舒对灾异理论的创新29-36
  • 第三节 董仲舒与谶纬36-38
  • 第四节 《春秋纬》:继董开何的灾异观38-43
  • 第三章 何休的灾异观——以《汉书·五行志》为中心(上)43-84
  • 第一节 绍述广川,张大公羊47-54
  • 1.1 明天人相与之畏,倡二类灾异之说48-51
  • 1.2 贬贪淫扰民,重恪礼法古51-54
  • 第二节 承董氏之绪,引谶纬入传54-84
  • 2.1 沿袭音训71-73
  • 2.2 补春秋之阙73-74
  • 2.3 重阴阳之说74-75
  • 2.4 承星占之论75-77
  • 2.5 引纬书平议——兼论何休祯祥之说77-84
  • 第四章 何休的灾异观——以《汉书·五行志》为中心(下)84-107
  • 第一节 发展董说灾异,完善公羊义例84-101
  • 1.1 灾异先后井然有序,占验事例信而有征84-89
  • 1.2 恪守公羊家法、修补董氏之说89-93
  • 1.3 略谈可怪之论,张大公羊义理93-95
  • 1.4 发展董刘之说,完善公羊义例95-101
  • 第二节 立足公羊,转益多师101-107
  • 2.1 借鉴向、歆父子之灾异说101-103
  • 2.2 杂采京《易》诸书、兼取《左》、《i枴分,

    本文编号:624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4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