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泰州学派中的江西籍学者
本文关键词:明代泰州学派中的江西籍学者
【摘要】:泰州学派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有名的学术派别。其发源于王艮,中间历经徐樾、颜钧、罗汝芳等江西三代弟子的发展达到其顶峰,可知江西籍泰州学者在整个泰州学派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鉴于此,我们觉得对于江西籍泰州学者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篇文章主要分五个部分来讨论明代泰州学派的江西籍学者。引言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泰州学派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泰州学派的来源、传承,以及泰州学派在江西的发展的历程。接下来的章节厘定了泰州学派的人物,以及他们各自的身份和思想状况,在第四部分我们列举了江西籍典型学者及其心学思想。在最后一部分我们讨论了江西泰州学派兴盛和衰落的原因以及江西泰州学人其对后世的主要影响。通过对江西籍泰州学派学者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泰州学派的整体研究,同时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促进江西地方文化、地方史的发展。
【关键词】:泰州学派 江西 学者 明代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4
- 一、选题意义7
- 二、学术史回顾7-12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12-13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3-14
- 第二章 泰州学派及其在江西的兴衰14-43
- 一、泰州学派的兴起14-25
- 二、泰州学派在江西的传承25-42
- 三、明清之际的泰州学及其消亡42-43
- 第三章 明代江西籍泰州学者的厘定和分类43-56
- 一、明代江西籍泰州学派学者的厘定43-50
- 二、明代江西籍泰州学派学者的分类及其特点50-56
- 第四章 明代江西籍重要泰州学者其思想56-62
- 一、徐樾:“知性率命”说56-57
- 二、颜钧:大中学57-59
- 三、罗汝芳:“赤子之心”说59-60
- 四、何心隐:“寡欲”、“节欲”说60-62
- 第五章 明代江西泰州学之盛及其历史影响62-71
- 一、明代江西泰州学盛行及其缘由62-66
- 二、明代江西泰州学衰落的原因66-69
- 三、明代江西泰州学的历史影响69-71
-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6
- 后记76-77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的状况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智;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1期
2 季芳桐;参与与限制——以泰州学派为考察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胡阿祥;;学派研究的意义与《泰州学派新论》评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邵晓舟;;论泰州学派美学的“春”之原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宣朝庆;;社会何以可能:16世纪泰州学派的探索[J];人文杂志;2011年03期
6 邵晓舟;;论泰州学派美学的“生”范畴[J];求是学刊;2013年01期
7 徐春林;;泰州学派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阳明学刊;2008年00期
8 季芳桐;论泰州学派的性质、分化和消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胡维定;泰州学派的人文主义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方国根;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J];哲学动态;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文放;;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平民主义美学[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孔军;;泰州学派性习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堰市娄庄中心小学 钱忠友;泰州学派与乐教乐学[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陈军;泰州学派:理性思考的美学蕴含[N];文艺报;2008年
3 张晶;简评《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N];光明日报;2008年
4 王继如;泰州学派王艮的“艮”不能读“银”[N];光明日报;2013年
5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传统社会与江西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方志远;关于泰州学派王艮“艮”字读音的再思考[N];光明日报;2013年
6 石刚;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三步曲[N];吉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学春;“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顺;明代泰州学派中的江西籍学者[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霖;试论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是道”思想之发展[D];山西大学;2012年
3 杨婷;异端、启蒙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0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