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前期北直山西长城沿线的蒙汉贸易——兼论蒙汉民族贸易的民间化趋势
发布时间:2017-08-14 03:05
本文关键词:明朝中前期北直山西长城沿线的蒙汉贸易——兼论蒙汉民族贸易的民间化趋势
【摘要】:明朝中前期,北直山西长城沿线主要存在三种蒙汉贸易形式:作为官方贸易的北京朝贡贸易,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与民贸易"——北京会同馆市和大同、蓟州贡道贸易,以及盛行于宣大太原等边地的"非法"民间贸易——私市。其中,私市的经济意义尤为突出,其"民间性"代表着明清以来蒙汉民族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 朝贡 会同馆市 贡道贸易 私市 民间化
【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晋商大同帮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330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为防御蒙古,明朝修筑万里长城并于沿线设9个军镇,“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1](卷91·兵志三·边防)九边既是明蒙的军事冲突要地,更是农耕和游牧民族的商贸通衢。其中,北直隶之宣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会清;;明蒙的通贡与互市政策形成的原因初探[J];沧桑;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红;明清时期西商与西北的民族贸易[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弋晓东;明代大同马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0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