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论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 陈独秀 中国文化发展 新文化运动 批判 建构
【摘要】:因为陈独秀的政治身份和政治评价问题,一些学者对陈独秀的文化身份和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作出的巨大文化贡献有意回避或压低。实际上,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青少年时期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后,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大力批判。他攻击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礼教,批判儒学不适合现代生活和压抑人性的一面,否定儒学一尊;他还积极宣传民主和科学,弘扬个性解放,提倡新道德,发起文学革命,进行现代新文化的建构工作。陈独秀并未全盘反传统,他对旧文化的批判是中国文化吐故纳新、向前发展的必经阶段的表现,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文化发展 新文化运动 批判 建构
【基金】:孙熙国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编号08JJD7100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常被人们看作革命者和政治人物;但在其任期后期,因在党内犯有严重错误,所以在一段时期内他又被视为反面人物而遭受批判,这也使得不少人对陈独秀的文化身份和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作出的巨大文化贡献有意回避或贬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兴;;文化后工业——小议后工业社会中的中国文化发展[J];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2 木子;;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3)在武汉召开[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06期
3 张维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J];文史哲;1986年05期
4 罗予超;;中国文化发展的辩证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5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陈立旭;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8 卞雷挺;文化商业化走势与中国文化发展[J];江南论坛;1999年06期
9 ;民族的科学大众的文化──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二)[J];China & World Cultural Exchange;1999年03期
10 胡维革;从背轭走向整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白学刊;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岩冰;;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孙熙国;;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3 孙熙国;;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4 邹广文;;全球化:中国文化的困境与突围[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帆;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关注文化先导作用[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北京大学成立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王强;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N];光明日报;2010年
4 经纬;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受关注[N];营口日报;2010年
5 张学成 郭小说 整理;中西马之间的对话非常必要[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王乐飞;聚焦文化发展方式转变[N];苏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吕莎;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创新之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欧东衢 李惊亚 石新荣;关于“大国学”思想的理论与现实解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丁素;近代中国人对先进文化的执着追求[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王韵秋;晚清文化的变革与发展论析[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启臻;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胡明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讨[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5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