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统中的亲与尊——“大礼议”反对派士人对“帝统”的认识
本文关键词:帝统中的亲与尊——“大礼议”反对派士人对“帝统”的认识
【摘要】:本通过对《明伦大典》中议礼双方疏奏的解读,试图挖掘出"大礼议"明代士人对帝统的认识。反对派和支持派最核心的理论差异在于:"帝统"究竟一个宗法之中的、最大的"大宗"还是一个宗法之外的、完全政治性的"公器",换言之,"帝统"中究竟是"尊亲并举"还是单纯的"爵位之尊"。本文通过考察"反对派"的奏疏及引用儒家经典,试图发掘反对派所秉承的礼义。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只有坚持世宗与孝宗的父子关系,才可能建立起世宗与武宗之间统的承继关系,即在反对派那里,"帝统"中父子之亲与爵位之尊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关键词】: 大礼议 礼学 宗法 帝统
【分类号】:K248;K892.9
【正文快照】: 一、导言:问题的引出“大礼议”最终以兴献王称宗入庙为结局,这种以“亲统”干“帝统”为结局显然是主张“统嗣合一”的反对派和以“统嗣二分”的支持派都不能接受的。值得注意的是,“大礼议”中,廷臣与世宗斗争的最高潮却并不在“称宗入庙”,而是在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阳;;大礼议之法理学考察[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2 赵骏;;论“大礼议”实乃权力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1期
4 左攀;贾勇;;孝文化视野下的嘉靖皇帝与大礼议探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田澍;;断裂与重塑:大礼议的政治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3期
6 朱声敏;;论“大礼议”并非权力之争[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7 李晓璇;;大礼议非礼——清代礼学家对“昭穆不紊”的认识[J];中国哲学史;2012年04期
8 廖峰;;洪范经筵的政治性思考——以大礼议后期“汪佃事件”为中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邓牧之;;政治与伦理的两难选择——“大礼议”中的杨廷和[J];文史知识;1998年10期
10 杜洪涛;;再论嘉靖大礼议——以张延龄案为线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佟辉;;《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2 侯书云;;兴献王子女考[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3 侯书云;;兴献王子女考[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赵世明 雍际春;吐故纳新:“大礼议”与嘉靖政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75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