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宦官预政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宋宦官预政研究
【摘要】:宋代宦官虽广泛预政,却没有出现严重的“阉祸”。究其原因,在于君臣对宦官预政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南宋宦官虽然不像北宋那样广泛干预各种军事活动,但在干预朝议、典掌库务及各种差遣中,仍表现很活跃。综观两宋,君臣对宦官预政的态度是既抑制又利用。君主出于防范文臣武将的目的,派遣宦官担任各类差遣,而朝臣则看中宦官的有利地位,对其进行拉拢,宦官既需要君主的恩宠,也需要权臣的庇护,因而对他们谄媚逢源。但当宦权过度膨胀时,君臣又会对其进行抑制。在战乱及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宦官权势在南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如南宋初期,宦官因遭攻杀而权势大减;建炎以后,宦官权势随着政权稳定而复炽;理宗时期,君主昏庸、奸相当道及宦官乱政,宦官在担任差遣、干预朝议及人事任免等方面均为前代难以企及。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宦官权势达于整个南宋的顶峰。但总体来看,宦官的权势还是明显被削弱了。当然,这是放在两宋宦官的视角中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从出任兵官数量来看,北宋宦官数量较多且有总领一路军财事务的大宦官,而南宋在这方面是无法比拟的。从差遣看,南宋宦官在治狱、治河等方面的活动少见于记载。通过对宦官预政不同角度的解析,比较南宋宦官与北宋甚至汉、唐宦官的不同,可以揭示南宋宦官预政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南宋宦官预政所造成的危害是有限的,没有超出皇权约束范围;南宋宦官品阶体系独立,成为裁抑宦官势力的有效举措;宰执大臣及台谏官员在防范宦官乱政方面作用明显等。
【关键词】:南宋 宦官 预政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1
- 第一章 南宋宦官的预政情况11-28
- 第一节 南宋宦官干预政事11-24
- 一、南宋宦官干预政治活动12-20
- 二、南宋宦官干预军事活动20-24
- 第二节 南宋宦官的差遣情况24-27
- 一、临时差遣24-25
- 二、常规差遣25-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二章 南宋君臣对宦官预政的态度28-45
- 第一节 南宋君主对宦官的抑制与利用28-35
- 一、南宋君主对宦官预政的防范29-33
- 二、南宋君主对宦官的利用33-35
- 第二节 臣僚对宦官预政的态度35-43
- 一、官僚士大夫对宦官预政的抵制35-41
- 二、朝臣与宦官的勾结41-43
-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南宋宦官权势分析45-53
- 第一节 南宋宦官权势的变化情况45-48
- 第二节 南宋宦官的入传及封赏情况:兼与北宋宦官比较48-51
- 本章小结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红;;《宋史》正误一则[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周立志;;《宋史》校正一则[J];中国史研究;2007年01期
3 舒仁辉;《宋史》北宋九朝本纪考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汪圣铎;;《宋史》人名补校[J];文献;2000年04期
5 赵鸣成;;元朝修《宋史》不在初年[J];咬文嚼字;2002年11期
6 王蓉贵;《宋史》标点本订误(一)[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马玉臣;《宋史》勘误一则[J];中国史研究;2003年02期
8 李之亮;关于《宋史》中的若干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1期
9 彭向前;《宋史》勘误一则[J];中国史研究;2004年02期
10 侯虎虎,贺小娜;试论明人的《宋史》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华瑞;;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读后[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峰;;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汪圣铎;;关于宋代田赋征收白银的探讨[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4 肖建新;;论宋代的临朝听政[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匴威;;田锡年谱[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七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才雪冬 豪文 整理;合作编书怎分工 出版单位无瓜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骏程;宋代官员惩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郭志安;北宋黄河中下游治理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韦祖松;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何玉红;南宋西北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超;南宋史官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何美峰;南宋宦官预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关小芳;《五礼通考》引《宋史》考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关艳丽;清人研究《宋史》纪传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延红;明清学人以纪传体体例对《宋史》的改撰与补修[D];暨南大学;2007年
6 邓铭杰;北宋胥吏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云飞;宋朝水灾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张婕;北宋国信使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旭辉;《宋朝事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照年;北宋黄河水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8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8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