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社稷之礼再探
本文关键词:金代社稷之礼再探
【摘要】:金代自熙宗朝开始讲求社稷之礼,至世宗大定七年方定为常祀,每岁二月、八月致祭。章宗明昌四年,又将祭祀日期固定在二月和八月的上戊日。明昌年间还诏州县修举社稷之礼,《永乐大典》所引元代《太常集礼》中保存了这方面的珍贵资料。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金代州县社稷制度,以唐制为蓝本,兼采宋制,并结合本朝的实际情况加以损益而成,总体来说趋向于简便易行。金代民间社稷之祀,延续了晚唐以来的衰落趋势,政府也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政策。只有少数地方如襄垣县立义坊,民众能够自发地倡行社稷之礼,但缺乏制度保障,难以长期延续,且不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钱币博物馆;
【关键词】: 金代 社稷礼 国家 州县 民间
【分类号】:K246.4
【正文快照】: 社稷在古代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故历代王朝多自开国之初就建坛崇祀。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社稷的重要性仅次于天地,而与宗庙不相上下,常常并称为宗社或庙社。此外,社稷又为天下通祀,除国家社稷也即太社、太稷之外,下至州县、乡里也莫不崇祀。故社稷祭祀在中国古代实具有十分突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可;述“社邑”[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实;唐朝政府的民间结社政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董春林;;宋代会社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J];敦煌研究;2002年01期
4 高天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当代意义——以敦煌社邑文书为中心[J];东南学术;2012年04期
5 徐晓卉;;敦煌社邑文书反映的管理哲学思想管窥[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6 王彦辉;;秦简“识劫(女冤)案”发微[J];古代文明;2015年01期
7 郑启福;;中国合会起源之考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黄新华;1985年以来国内唐代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文;;两宋乡村民间慈善活动的多元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刘勤燕;王征兵;;村干部职能演变及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成福;唐宋农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商兆奎;唐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杜伟;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信通;秦汉里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石少欣;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赵青山;6世纪末至11世纪初中国抄经活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隋唐华北地区民间结社与民众佛教信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柯颖洪;我国民间金融形式中的合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吕灵巧;唐代春秋两社的礼俗互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晓磊;唐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D];兰州大学;2012年
5 王淋淋;南宋文人的结盟风气及文学史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6 王玺;敦煌社邑文书词语考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明亮;敦煌社邑转帖的定年与纪年方式略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胡江平;宋代民间武术组织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阳;晋东南古村落社组织与乡村民众生活[D];山西大学;2013年
10 李勉;天人学说与西汉天子正统地位之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秀民;;五代吴越国的印刷[J];文物;197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振瑜;阿城小岭发现金代夔纹铁,
本文编号:866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6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