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试论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21 21:27

  本文关键词:试论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胡瑗 明体达用 苏湖教法 分斋教学法


【摘要】:胡瑗(993—1059)是北宋以推行实学而闻名的著名教育家,其祖籍在陕西安定堡(今陕西省子长县),故后世称其为“安定先生”。他和孙复、石介同时被后人称为“宋初三先生”,他们三人开启了宋代理学发展的先河。他一生躬行践履于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根基,提出了“教化之本在学校”、“重视武学”和“明体达用”等教育理念;并将这些教育理念推行于教育实践之中,创设了以分斋教学法为核心的“苏湖教法”,即通过在学校内实行分斋教学,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这种教学模式既培养了一批政治管理人才,又培养了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并且通过朝廷推动下的兴学运动促进了北宋官学教育的改革。胡瑗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集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实践于一身的教育家,他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对我们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正文的三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通过介绍胡瑗的个人生平,勾勒出他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轨迹。第一章论述了胡瑗的教育思想。其中“经学思想与教育思想”一节阐述了胡瑗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是源于其深厚儒家经学功底,他一生的教育事业始终贯穿着这种经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作用论”一节分别从“振兴学校教育”、“提倡武学”和“重视礼乐”三个方面阐述胡瑗如何重视教育、如何改革教育和如何兴办教育的教育理念;“‘明体达用’的教育目标论”一节论述了胡瑗教育思想的灵魂,即经世致用的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第二章论述了胡瑗的教学实践——苏湖教法。本章首先重点介绍了苏湖教法的核心——分斋教学法的内容、评价、影响和产生原因,其中我采用了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对“分斋教学法产生原因”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试图从“长时段时间”、“中时段时间”和“短时段时间”三个历史时间维度来塑造出这一问题上的整体史。接下来总结了苏湖教法的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第三章论述了胡瑗教育主张的影响及启示。首先对“胡瑗教育主张与北宋三次兴学”的关系进行分析,来说明胡瑗推动了北宋官学教育的发展,并且影响后世;接下来站在当下新课标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角度来发掘和总结出胡瑗的教育主张对当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有益启示,从而实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历史研究原则。最后,我在结语部分对这次论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胡瑗 明体达用 苏湖教法 分斋教学法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一)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10-12
  •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12
  • 三、研究方案12-13
  • (一)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2-13
  • (二) 研究方法13
  • (三)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3
  • 四、胡瑗的个人生平13-17
  • 第一章 胡瑗的教育思想17-27
  • 一、经学思想和教育思想17-19
  • 二、教育作用论19-22
  • (一) 振兴学校教育19-20
  • (二) 提倡武学20-21
  • (三) 重视礼乐21-22
  • 三、“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论22-27
  • 第二章 胡瑗的教学实践——苏湖教法27-45
  • 一、分斋教学法27-30
  • (一) 分斋教学法的内容27-29
  • (二) 分斋教学法的评价和影响29-30
  • 二、分斋教学法产生的原因30-38
  • (一) 研究方法31
  • (二) 长时段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31-32
  • (三) 中时段原因32-37
  • (四) 短时段原因37-38
  • 三、其他教学原则和方法38-45
  • (一)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9
  • (二) 循序渐进原则39-40
  •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0
  • (四) 讲授法和讨论法并用40-41
  • (五) 以身垂范的人格教育41-42
  • (六) 心理辅导法42-43
  • (七) 游历考查法43-45
  • 第三章 胡瑗教育主张对后世的影响45-57
  • 一、胡瑗和北宋三次兴学45-50
  • (一) 兴学背景45-46
  • (二) 庆历兴学46-47
  • (三) 熙宁兴学47-49
  • (四) 崇宁兴学49-50
  • 二、对胡瑗的评价50-51
  • 三、胡瑗教育主张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51-57
  • (一) 新时代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51
  • (二)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51-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5
  • 一、古籍类59-60
  • 二、今人著作60-62
  • 三、期刊论文类62-65
  • 致谢65-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本亚;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张仁玺;宋代集议制度考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兰;从体用看胡瑗的学术和教育思想[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6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96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