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商品交易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6:01
本文关键词:唐代商品交易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唐代商品交易呈现出承前启后的转折特征。这不仅表现为商品交易渠道在官市内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包括官方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政府官员等从事商品交易人员的广泛性,而且政府相关管理政策也发生改变,征税对象从具有官方身份的商人到实际交易中的商品。这是唐代政府与商人、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干预与经济的自发性多方博弈的产物。本文尝试从商品交易渠道、商人身份以及税收等三个层面对唐代商品交易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审视,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有唐一代,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唐代民间商品交易活动的真实面貌,进而揭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政府对商业活动态度的转变都并非偶然现象,其变革孕育于唐代中后期,最终在整体上把握了唐代商品交易活动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商品交易 商人 唐代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9;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6
- 第一章 官市内外:唐代商品交易渠道的多元化16-32
- 第一节 唐代官市16-21
- 一、官市的设置16-17
- 二、两京官市17-19
- 三、地方官市19-21
- 第二节 唐代民间自发的市21-29
- 一、日常坊间的市22-24
- 二、夜市和早市24-27
- 三、城郊草市和乡村墟、集27-29
- 第三节 唐代邸、肆、店、铺的商品交易功能29-32
- 第二章 商民之间:唐代“商人”群体的复杂性32-49
- 第一节 唐代具有商人身份的商品交易者32-36
- 一、官市中固定具有“市籍”的商人32-33
- 二、唐代官市内外流动的富商巨贾33-34
- 三、唐代的胡商34-36
- 第二节 唐代售卖商品的其他身份者36-42
- 一、售卖商品的普通农民36-38
- 二、以商品交易为目标的大土地所有者38-40
- 三、工商结合者40-41
- 四、其他特殊身份者41-42
- 第三节 唐代政府及官员的商业活动42-49
- 一、唐代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参与42-43
- 二、唐代官员的经商活动43-45
- 三、商人入仕45-49
- 第三章 贾货异位:唐代商品交易征税对象的转变49-58
- 第一节 取之商贾的市籍租税49-51
- 第二节 来自普通商品的关税之征51-55
- 一、关津之税52-54
- 二、市肆之税54-55
- 第三节 针对特殊商品的禁榷55-58
- 一、榷盐55
- 二、榷茶55-56
- 三、榷酒56-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7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鹏;李丹;;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南方城市商贸城布局的探索[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高翠清;“民交会”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曲哲涵;中国商业联合会完成重组[N];人民日报;2001年
3 朱立新;如何认定非财物方式的商业贿赂[N];中国工商报;2008年
4 记者 刘贵文;山西规范四行为[N];中国工商报;2001年
5 如一;发展需要改善法制环境[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吴全海 杨光明;东引西进[N];金融时报;2001年
7 汪万荣;也谈“自残”行政案的法律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春茹;唐代商品交易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3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0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