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成为一种“治理术”——从“官箴”看清代州县官员的文化职能
本文关键词:当文化成为一种“治理术”——从“官箴”看清代州县官员的文化职能
【摘要】:在清代的国家治理中,教化百姓、建设符合国家治理目标的地方文化是州县官员的职责之一。关于州县官员具体该如何对百姓进行教化、建设地方文化,在清代的官箴书中有充分的讨论。官箴书的编纂者建议,州县官员可从"去弊"与"建设"两个方面来建设地方文化,即一方面通过颁布法令、重点打击等手段来禁止影响地方社会风俗的活动;另一方面,州县官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圣谕的宣讲与传播、义学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对模范人物的表彰与保护等手段对地方百姓进行教化。与当代文化事业建设不同的是,清代地方文化建设仅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眼中所谓的"愚民"对儒家社会道德伦理的认同。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清代 州县官 地方治理 教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汉文化整合与明代遗民的变迁研究”(12BZS035)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在清代的官僚体系中,州县官员(知州、知县)虽然是品级和地位低下的基层官员,但因其直接“临民”的性质,在国家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中央政权在地方社会的代理人,州县官不仅承担了国家机器所赋予的对其辖区进行治理的具体的行政职能,同时还被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骞;彭忠德;;三十年来我国古代官箴研究述论与展望[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04期
2 裴传永;;关于古代官箴几个基本问题的辨析[J];理论学刊;2010年03期
3 周保明;;明清官箴文献论略[J];图书情报论坛;2010年02期
4 周保明;;明清官箴文献论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02期
5 李珂;;官箴在近代的转型[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6 高成元;官箴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7 裴传永;“箴”的流变与历代官箴书创作——兼及官箴书中的从政道德思想[J];理论学刊;1999年02期
8 王化平;;中国古代的官箴[J];文史知识;2006年10期
9 彭忠德;古代官吏的职业道德规范——官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龚汝富;;略论中国古代官箴的政治智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官箴文化的演变与借鉴[N];解放日报;2012年
2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黄灵庚;吕氏家族与《官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孙广勋;浅显官箴能试贤愚[N];北京日报;2013年
4 王桂枝;“三十六字官箴“今议[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5 庄亭;谈谈清代官箴[N];北京日报;2004年
6 沈仰佑;“八荣八耻”是新时代的官箴[N];扬州日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 李文海;俭以成廉 侈以成贪[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波;明代官箴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伟;清代官箴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宋晴;宋代官箴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罗超;宋元官箴内容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德军;刘衡官箴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高晨;中国古代司法官的“求生”理念[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7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0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