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两晋博学风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2:04

  本文关键词:两晋博学风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两晋博学 官私藏书 家世职官 教育制度 博学特点


【摘要】:博学风尚是两晋时期整体的学术风尚。两晋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十分活跃,涌现出许多博涉多通的人士,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突出成就,同时还精通音乐、绘画、雕塑、弈棋、谱牒、医学等各个领域。论文主要以《晋书》《晋阳秋》《续晋阳秋》等文献史料为参考资料,以两晋时期的博学人士及其博学故实为支撑点,探讨这一时期产生博学学术风尚的原因,以及在博学学术风尚影响下的两晋著述状况,系统完整的呈现出两晋时期的博学情况。论文共分五章来完成。第一章是两晋博学风尚概观。首先界定了“博学”的概念:其次论述了从两汉“笃经”到两晋“博涉为贵”风气的转变过程:再次从史料记载出发,统计并列举两晋时期的博学人士及其博学故实,从而整体把握两晋时期的博学风尚。第二章为两晋博学风尚影响下的著述状况,两晋时期的著述内容相对驳杂,题材范围广泛,根据内容具体分为文史类、书抄类、博物志怪类、医学养生类、丧服仪礼类。第三章阐述了博学风尚与家世职官的关系。探讨了显赫地位影响下的文化优势以及庄园经济影响下的文人雅集对于博学风气的的影响。同时列叙了秘书监、著作郎等官职对博学人士的博涉多通的影响。第四章探讨博学风尚与两晋藏书的关系。本章涉及到两晋时期的藏书总量统计研究以及藏书载体的演变状况,两晋时期的官府藏书总量是两晋的文化基础,而藏书载体由简帛到纸的演变促进了文学的下移与书籍的抄录。另一方面,立足于私家藏书,通过对附录中两个表格,即两晋博学人士表格和两晋私家藏书家表格作对比,列述了其交叉重合的人士,并探讨这些人士的私家藏书状况,以及他们的私家藏书与博学之间的渊源关系。第五章依旧从博学风尚的成因出发,着眼于博学风尚与两晋教育的关系研究。分析了两晋时期的官学的整顿,实行国子学与太学并行的双轨体制,官学不再拘泥于古文经术,并且设立书法博士,注重审美。私学两方面讨论了家族教育及聚徒讲学的私学风尚对两晋时期博学的影响,并且从博学之士的教育出发阐述了师授情况对博学之士的博学状况的影响。总而言之,通过对博学风尚与两晋藏书、家世职官、教育制度关系的探讨,以及博学风尚影响下的著述状况,既能准确的把握两晋时期博学风尚的成因与体现,又能为当世提供一定的垂范效用。
【关键词】:两晋博学 官私藏书 家世职官 教育制度 博学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 论文选题缘由及学术史回顾8-10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10-12
  • 第1章 两晋博学风尚概观12-20
  • 1.1 “博学”概念界定12-13
  • 1.2 从汉代专经到两晋博涉为贵13-15
  • 1.3 《晋书》所载博学人士统计及其博学故实15-20
  • 1.3.1 直接标明博学的人士15-17
  • 1.3.2 间接体现博学的人士17-20
  • 第2章 博学风尚下的著述状况20-26
  • 2.1 文史类著述状况20-22
  • 2.1.1 文集著述状况20-21
  • 2.1.2 注疏类著述状况21-22
  • 2.1.3 史传类著述状况22
  • 2.2 书抄类著述状况22-23
  • 2.3 医学养生类著述状况23-24
  • 2.4 博物志怪类著述状况24-25
  • 2.5 丧服礼仪类著述25-26
  • 第3章 博学风尚与家世职官26-32
  • 3.1 博学风尚与显赫的地位26-29
  • 3.1.1 世家大族与文化优势26-27
  • 3.1.2 庄园经济与博通技艺27-29
  • 3.2 博学与两晋职官29-32
  • 3.2.1 秘书监、著作郎制度29-31
  • 3.2.2 其它职官的便利条件31-32
  • 第4章 博学风尚与两晋藏书32-40
  • 4.1 两晋藏书概观32-36
  • 4.1.1 两晋藏书数量统计32-34
  • 4.1.2 两晋藏书载体的演变与文学下移34-35
  • 4.1.3 汲冢竹书的整理与博涉多闻35-36
  • 4.2 博学人士的私家藏书状况36-40
  • 4.2.1 私家藏书家中的博学之士36-37
  • 4.2.2 藏书家中未提博学的人士37-40
  • 第5章 博学风尚与两晋教育40-46
  • 5.1 时兴时废的官学教育与儒学的沦丧40-42
  • 5.2 私学教育的兴盛与家传师授42-44
  • 5.3 师授与博学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68
  • 致谢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寿芝;魏晋南北朝藏书整理及利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年03期

2 刘湘兰;两晋史官制度与杂传的兴盛[J];史学史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914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14726.html

上一篇:西夏农具考释  
下一篇:战国邦交文化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