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路战略”与伊斯兰教丝路人文交流的比较优势
本文关键词:中国“丝路战略”与伊斯兰教丝路人文交流的比较优势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丝路战略” 儒伊文明交往 郑和下西洋 人文外交
【摘要】:在古丝绸之路上,伊斯兰教作为郑和船队成功"软着陆"的重要动因而"大有作为",郑和宗教外交实现了"宗教软着陆"的目的,成就了"丝绸之路"这一公共产品,柔化并美化了中国形象。"中国威胁论"的泛起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全球蔓延恶化了中国"丝路战略"的软环境,故应使"伊斯兰因素"真正成为丝绸之路上实现"民心相通"的润滑剂与助推力。为此,要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国家政策形象上的特殊优势,探究宗教管道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人文外交新空间;在朝觐交流的基础上深化中国与阿拉伯一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交流,探究宗教轨道深化"民心相通"的人文外交新思路;以上合组织、伊合组织为抓手,探究进一步发挥宗教在维护非传统安全领域特殊作用的反恐合作新平台。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
【关键词】: 中国“丝路战略” 儒伊文明交往 郑和下西洋 人文外交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GJ03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GJW021) 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 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 上海市一流学科政治学 上海市中东智库建设等成果之一
【分类号】:B969
【正文快照】: 一、古丝路上伊斯兰教人文交流优势凸显:郑和船队成功“软着陆”的动因众所周知,佛教、拜火教、景教及伊斯兰教等均借助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其中,郑和在七下西洋中,忠实地贯彻了明朝朱元璋、朱棣的睦邻友好政策,且在实现“宣德化、柔远人”的外交目标的过程中,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宪;郑和下西洋与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J];回族研究;2003年01期
2 赵国军,马桂芬;从穆斯林的角度看郑和及其航海事业[J];回族研究;2005年02期
3 盖双;;关于郑和船队的一段重要史料——披览阿拉伯古籍札记之二[J];回族研究;2007年02期
4 朱威烈;;试论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性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9期
5 徐以骅;;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商兆奎;邵侃;;唐代农产品价格变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5 张文华;;淮河流域汉唐时期农业灾害发展的基本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张文华;;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淮河流域历史农业灾害研究之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7 彭凤莲;;道法传统与立法宽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白旭;;试论李杜并称兼谈唐诗分期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龚静;;浅论高力士在沟通君相关系中的作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福定;司家龙;;唐代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晓静;;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赵国军;;当代中国穆斯林的一个话语平台——《穆斯林通讯》现象关注[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孙俊萍;;关于回商文化的哲学思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濮晓婧;米寿江;;回商与徽商的异同及当代启示[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马宗保;;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兼与晋商、徽商的比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濮晓婧;米寿江;;回商与徽商的异同及当代启示[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8 马宗保;;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兼与晋商、徽商的比较[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9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于赓哲;;唐代人均食盐量及盐的使用范围[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邹蓉;杂剧喜剧技巧史[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余泳;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关系研究(1981~2010)[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罗惠,
本文编号:1047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478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