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中的宗教责任
本文关键词:生态危机中的宗教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危机 宗教根源 宗教责任 宗教解救 生态神学
【摘要】:理性化的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制度既是满足贪婪人性的工具,也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直接诱因。而基督教的传统上帝观、源自基督教的理性与进步信念、中世纪天主教教产经营模式与宗教改革前后的天主教伦理与新教伦理,则构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文化背景。同时,各宗教关切彼岸而非此岸的冷漠态度、鼓励人口增长的教义本质与巨量资源消耗的祭祀活动,无不推动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因此,宗教对生态危机的发生发展与解救应负起重要责任,且需在教义的合理修正创新、生态伦理教义的挖掘宣传和环保运动的发动参与等方面付诸实际行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宗教根源 宗教责任 宗教解救 生态神学
【分类号】:B91-05
【正文快照】: 人们往往将生态危机归结为经济的、政治的原因,却很少论及文化因素。事实上,生态危机的终极根源并不是作为表象的政治经济制度,而是隐藏在制度背后的文化,尤其是作为文化核心的宗教。就宗教与生态危机的关系而言,大多学者偏重于挖掘、阐释教义教理中的生态内涵,鲜有追究宗教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广阔;;减少“白色浪费” 提倡“低碳清明”[J];今日海南;2011年04期
2 张志刚;;“基督教中国化”三思[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5期
3 郑慧子;;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的天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倪雪江,孙建军,罗新阳;对殡葬文化的个案调查——以绍兴市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郎咸平 ,莱斯理·杨 ,刘可;教会、股份制及监管[J];天涯;2002年01期
6 李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危机根源[J];唯实;2012年02期
7 王冰;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8 马成良;宗教、人口与社会问题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5年S1期
9 卢云峰;梁景文;;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初探[J];学海;2009年03期
10 李磊;生态危机的宗教根源——莫尔特曼生态思想述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许筱蕾;论我国绿色农业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8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9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9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建峰;南通市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陆兵;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世杰;焦作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刚;;当代中国宗教关系研究刍议——基于国内外研讨现状的理论与政策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3 王磊;;消费异化、生态危机及其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佳刚;杜以芬;;生态危机的人类意识根源探析[J];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Z1期
5 蔡陈聪;;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王金福;实践中自然的人化与反人化[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03期
7 郝宁湘;论人类中心主义不可拒斥[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3期
8 王金福;析“以人为本”[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高娟;郭继海;;重新反思技术理性——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1期
10 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大吉;;关于继承和重构传统的民族宗教文化的一些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2 牟钟鉴;;基督教与中国宗教文化生态问题的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3 马虎成;;基督教在当今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原因辨析——由“宗教生态失衡”论引发的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4 段琦;;宗教生态失衡与中国基督教的发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黑龙江大学教授 于文秀;[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林英;[N];光明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玉莹;杨雄琨;;生态文学批评——生态危机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视点[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显文;;浅议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长江;曾鹰;;生态危机:当代技术文化危机与系统转化[J];理论导刊;2010年04期
4 支运春,李澄;关于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5 邱耕田;生态危机与思维方式的革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何小青;生态危机与当代伦理新思维[J];湖州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7 吕永锋;论文化建构的双重性——兼谈生态危机发生的文化本源及其消解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蒋颖荣 ,李湘云 ,李本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危机的伦理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叶春涛;杨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探析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顾亦鸣;龚礼雄;;生态危机的多维分析与新发展观的建构[J];现代哲学;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胡刘;;生态危机的根源:何种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存危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健;伍玉林;;生态伦理: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郭殿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及21世纪的资本主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方世南;;绿色生存方式:人类和谐生存的理性选择[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娄瑞雪;;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A];国际旅游岛与生态文化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平;;生态危机的后马克思主义诊断路径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杨富荣;杨海莹;;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和;生态危机时代的学术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湖南师大副教授 李培超;生态危机的警示[N];湖南日报;2000年
3 李瑞芳;生态危机与人的生命价值[N];中山日报;2008年
4 武洁;增强防范“生态危机”的意识[N];贵州日报;2009年
5 陈学明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王志成;宗教应通过对话适应新时代[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孟根龙;警醒生态危机的严峻性[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王鹏;中国生态危机实录[N];发展导报;2005年
9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金家厚;以人类文明审视现代社会生态危机[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张志扬;两条生存之路[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2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婕;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与我国的稳态经济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5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建明;红绿对话[D];苏州大学;2006年
7 王新萍;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勇兵;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D];苏州大学;2011年
9 曹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月祥;生态危机与政治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娅楠;生态危机理论视阈下的山西“生态兴省”战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书琳;生态危机根源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孙大伟;生态危机的第三维反思[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陈永力;生态危机的人文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一阳;生态危机背景下的技术生态化[D];延安大学;2011年
7 王斌;从经济危机到生态危机[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英;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9 王春炜;马尔库塞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12年
10 潘逸霄;论生态危机的生成根源与治理路径[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6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6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