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什么是“基督教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17-10-20 09:02

  本文关键词:什么是“基督教的中国化”


  更多相关文章: 戴德生 中华文明史 儒服 谢扶雅 利玛窦 教会传统 中才 经典故事 改变思维方式 自我意识


【摘要】:正一、中国化是认同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国化不是本色化。利玛窦、谢扶雅、戴德生等的努力属于本色化,但是中国化不仅仅是穿儒服、建中国式教堂的问题,更不是复古或者文化倒退。文化与历史不可分割,文化在历史中才具有意义,中华五千年文化与历史构成了中华文明史。文化不可能与历史割裂开来,因为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发展、完善的,而且历史赋予文化以内涵和个性。中国文化和历史之所以丰富,中华
【作者单位】: 中国基督教协会;
【关键词】戴德生;中华文明史;儒服;谢扶雅;利玛窦;教会传统;中才;经典故事;改变思维方式;自我意识;
【分类号】:B97
【正文快照】: 一、中国化是认同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国化不是本色化。利玛窦、谢扶雅、戴德生等的努力属于本色化,但是中国化不仅仅是穿儒服、建中国式教堂的问题,更不是复古或者文化倒退。文化与历史不可分割,文化在历史中才具有意义,中华五千年文化与历史构成了中华文明史。文化不可能与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煜;中国古封系列(九) 内地会封[J];集邮博览;2005年01期

2 田燕妮;;传教士戴德生疏远政治特权的主观因素解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段怀清;;晚清英国新教传教士“适应”中国策略的三种形态及其评价[J];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04期

4 沈雨梧;近代基督教在浙江[J];近代史研究;1996年04期

5 约翰·斯托特 ,黄洋;向鸟学的功课[J];天风;1997年01期

6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J];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7 李天纲;简论林乐知与《万国公报》[J];史林;1996年03期

8 徐学银,戴德生;评冯治《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锡山市农村现代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石先生(F·Strauss)!德,徐有威,施伟红;被湘匪绑架的80天[J];民国档案;1998年01期

10 张文举;基督教近代入华作用及性质的再认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梁燕城;基督信仰生根中国三模式与基督教在当今中国的“处境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民族出版社 刘海涛;化为本土 耕者无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有亮;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D];复旦大学;2010年

2 袁tR(Sylvia Y.Yuan);中国之后何处去?[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燕妮;近代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的路径选择[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2 李楠;楔入腹地:中国内地会在湖南传教活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春子;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督教新教历史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王磊;信仰与服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6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66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