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藏羌彝走廊邪神信仰一体多元的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8:31

  本文关键词:藏羌彝走廊邪神信仰一体多元的人类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毒药猫”信仰 羌族 邪神信仰 藏羌彝走廊 一体多元


【摘要】:民间信仰是一个包含仪式和象征的完整文化体系,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邪神信仰则是民间宗教内部区别于各种保护神的更加边缘的信仰。藏羌彝走廊主要指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与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六江交错的高山峡谷地带,系滇、川、藏毗邻地区,是古代氐羌族群由西北南迁的天然通道,现今居住着藏缅语族中的藏、羌、彝、傈僳、白、纳西、普米、独龙、怒、哈尼、景颇、拉祜等民族。“毒药猫”是介于人鬼神三者间的一种怪诞,是岷江上游羌族及其周边藏族、嘉绒藏、回族等共同信仰的邪神,也是藏羌彝走廊内部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具有共同信仰根基的邪神之- 本文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在藏羌彝走廊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背景下,以川西北羌族地区“毒药猫”信仰为例,探讨藏羌彝走廊邪神信仰一体多元的文化现象。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导论、主体和结语。 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选题缘由及意义,相关研究评述及视角,研究思路与方法,羌族概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为全文的展开作铺垫。 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藏羌彝走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情况。第三章关注藏羌彝走廊南下开口处羌族地区,探讨受汉藏文化影响的“毒药猫”在其民族语言中的语义及该信仰故事传说在羌区不同地方的叙事变化。第四章以“毒药猫”信仰为例,在羌族社会历史条件下历时研究“毒药猫”信仰背后的集体无意识思想,该信仰与羌族特殊生态地理的关系,以及由于社会控制的需要,“毒药猫”信仰如何被重复建构。第五章再次回到藏羌彝走廊的共时空间内,把“毒药猫”与甘青地区的“猫蛊神”信仰,川滇边界彝、普米、纳西、傈僳等民族中的“毒”信仰,怒江流域怒族独龙族等的“放蛊”信仰进行对比,分析藏羌彝走廊民间邪神信仰的一体多元。 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此基础上发展出笔者就藏羌彝走廊内部邪神信仰的个人观点及思考。
【关键词】:“毒药猫”信仰 羌族 邪神信仰 藏羌彝走廊 一体多元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4;B93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论8-20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8-12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12-15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7
  • 第四节 羌族概况17-20
  • 第二章 藏羌彝民族走廊概述20-25
  • 第一节 藏羌彝走廊自然地理概述21-23
  • 第二节 藏羌彝走廊历史文化概述23-25
  • 第三章 “毒药猫”信仰的故事传说25-39
  • 第一节 “毒药猫”的语义叙述25-29
  • 第二节 “毒药猫”信仰的叙事探求29-39
  • 第四章 “毒药猫”信仰的实质39-61
  • 第一节 邪神本质的妖巫之分39-42
  • 第二节 “毒药猫”信仰背后的集体无意识42-48
  • 第三节 “毒药猫”信仰依附的生态土壤48-55
  • 第四节 “毒药猫”信仰与社会控制55-61
  • 第五章 藏羌彝走廊内邪神信仰的多元化61-71
  • 第一节 甘青藏区“活鬼”信仰61-63
  • 第二节 川滇边界的“毒”信仰63-64
  • 第三节 怒江流域“放蛊”信仰64-66
  • 第四节 邪神信仰的相互关联66-71
  • 第六章 结语71-74
  • 参考文献74-78
  • 附录78-79
  • 后记79-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曦教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赵玉燕;;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人类学解析——以“神秘湘西”、“神秘文化”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3 安琪;;遗址·羌族·博物馆——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的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庄鸿文;;对漆树坪“羌年”的考察与思考[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吴迪;;新北川的居民[J];中国民族;2011年07期

6 行者;;经历劫难的四川风景及文物[J];黄金时代;2008年08期

7 何文海;;“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综述[J];民族学刊;2011年02期

8 徐全利;张强;李洲;张明;;异地安置对羌族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谢柯宝;;从文献看宁波妈祖文化研究现状[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10 申向阳;;古老羌语:从弱势走向濒危——阿坝州羌语生存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易宇;;抢救羌族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2 江玉祥;;保护羌族文化,必须慎言整体搬迁——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上的发言[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3 达尔基;;地震使羌族文化严重受损[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4 耿静;;抢救性地保护羌族文化——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上的发言[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5 杨莉;;紧急保护羌族文化传承人——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上的发言[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6 罗杨;;在历史的积淀上从头再来——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会上的发言[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7 向云驹;王锦强;;中国民协专家组赴灾区调研羌族文化遗产保护[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8 ;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9 汪静泉;;保护和传承需要三方力量的聚合[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10 ;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微;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杨一苗;陕西将建羌族文化博物馆[N];西部时报;2009年

3 刘大江;四川北川更名“永昌”强调羌族文化[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秦力勇;传承羌族文化 培育羌绣产业[N];绵阳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苹;挖掘传承羌族文化 大力培育羌绣产业[N];绵阳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杨雪梅;羌族文化:云朵下绽放笑容[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毛立军 整理;羌族文化:地震之后涅i弥厣鶾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本报评论员;我们信仰文化的力量[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记者 王坤宁 李雪昆;为羌族文化存续留下希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徐超;为了羌族文化的抢救和恢复[N];团结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瑞涛;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嬗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当增扎西;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施志R,

本文编号:109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9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