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黄家章《印光思想、净土思想与终极关怀》
本文关键词:评黄家章《印光思想、净土思想与终极关怀》
更多相关文章: 净土信仰 净土宗 般舟三昧 佛教宗派 大乘佛教 教理 支谶 往生净土 弥陀净土 欧阳竟无
【摘要】:正净土信仰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其在印度和中国均有广泛的影响,学界一般将后汉时支谶译出《般舟三昧经》视为净土思想正式传入中土的标志①;其在民间的流传,当为更早。至唐朝时,正式形成了以阿弥陀佛信仰为核心的净土宗,由于其教理与修行方法较其他宗派更为"简单",故在形成后不久就成为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之一,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与净土信仰在民间
【关键词】: 净土信仰;净土宗;般舟三昧;佛教宗派;大乘佛教;教理;支谶;往生净土;弥陀净土;欧阳竟无;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净土信仰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其在印度和中国均有广泛的影响,学界一般将后汉时支谶译出《般舟三昧经》视为净土思想正式传入中土的标志①;其在民间的流传,当为更早。至唐朝时,正式形成了以阿弥陀佛信仰为核心的净土宗,由于其教理与修行方法较其他宗派更为“简单”,故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信;;念佛与净土信仰[J];海内与海外;2011年03期
2 贾发义;;论晋唐时期佛教净土信仰中国化的条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志超;;中国净土宗兴起的综合考察[J];五台山研究;1992年04期
4 施光明;;昙鸾与净土祖庭玄中寺——昙鸾研究之三[J];五台山研究;1990年03期
5 卢汇;玄中寺与净土信仰[J];山西档案;1995年01期
6 贾发义;;武则天与佛教净土信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郑阿财;;敦煌净土歌赞《归去来》探析[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8 王孺童;;P虚法师《念佛论》之天台净土观[J];法音;2010年07期
9 郭征宇;昙鸾的净土思想[J];五台山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小强;;大足北山石刻第51号龛探析[J];敦煌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印来 王珍;净土宗在我国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张世辉 方立天 俞学明;研究净土文化 建设人间佛教[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记者 张广艳 白正梅 方立天;第二届净土宗文化研讨会在山西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记者 张广艳;白人岩多种形式祭祖师[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学诚;弥勒信仰乃人间净土的归趣[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霍旭初;阿艾石窟的见证[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7 忻州市博物馆 忻州市文物管理处 张永正 李隽 李有成;深山古刹白佛堂[N];山西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释见辟(冯心慧);华藏世界:华严学的净土信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武玉秀;敦煌恴f捌渲械奈腫x所反映的m柰列叛鲅芯縖D];扬州大学;2012年
3 马小方;西方净土信仰与唐人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谢赐元;无明与解脱[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征宇;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姚彬彬;从“宗派佛教”到“学派佛教”[D];武汉大学;2013年
7 罗同兵;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D];四川大学;2002年
8 杨锋兵;契嵩思想与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雪梅;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魏魏;慧远的净土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贾发义;昙鸾的佛教净土思想和实践[D];山西大学;2005年
3 李慧波;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宇飞;论慧远[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卞希东;论善导在净土宗发展中的贡献[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6 段新龙;贤净圆融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周晓冀;泰山地区佛教石窟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肖自强;屠隆佛教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张敬全;从西域净土信仰到中原净土宗的转变[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耿冠静;试论唐代两京地区的观音信仰[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1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9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