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宋僧慈觉宗赜新研

发布时间:2017-10-31 17:36

  本文关键词:宋僧慈觉宗赜新研


  更多相关文章: 宗赜 慈觉 宋代佛教云门宗 佛教仪式 斋供仪式 《禅苑清规》 《慈觉禅师语录》


【摘要】:宗赜是宋代云门宗第六世高僧,同时又被奉为“莲社五祖”,在净土宗中亦有颇高的声名。其所著之《禅苑清规》是中国佛教现存最早的清规典籍,在佛教制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宗赜行迹、思想、著作、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与其在禅宗、净土宗、佛教制度建设乃至中国佛教信仰性层面发展上的作为与贡献是不相称的。对慈觉宗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既能增进对宋代佛教的认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中国佛教信仰性层面的发展脉络的梳理与把握。 本文对慈觉宗赜的研究集中于对宗赜生平新考订、对《禅苑清规》的新研究以及对《慈觉禅师语录》的新点校三个方面: 在宗赜的生平研究方面,本文通过新近公布的《慈觉禅师语录》与正史资料以及传世佛教文献的交叉比较,对先行研究中有关宗赜生平的错误和疏漏进行了补正:宗赜,俗姓孙,河北m:州永年人,生于北宋景yP四年(1037)。宗赜于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到元yP三年(1088)之间出任m:州普会禅院住持,在此期间,曾奉养母亲于方丈东室,劝母念佛;绍圣二年(1095)四月十八日正式住持真定府洪济禅院,在此期间,得赐紫衣并得赐号“慈觉”;崇宁四年(1105)出任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住持,直至崇宁五年(1106)九月迁化。其代表性著述包括《孝友文》、《禅苑清规》、《慈觉禅师劝化集》以及《慈觉禅师语录》等。 在对《禅苑清规》的研究上,本文从佛教仪式的角度递进展开。首先在充分利用先行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以斋供仪式为中心对《禅苑清规》进行了新研究,,通过明确斋供仪式的核心程序“叹佛咒愿”,确定了《禅苑清规》中的沙弥受戒、洪济平日用斋、吉凶斋供、三念诵、八念诵、结夏念诵、解夏念诵、看藏经、中筵斋、病僧前念诵、亡僧仪式、唱衣仪式、尊宿迁化等13种仪式属于斋供仪式,并对这些仪式的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其次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尝试确立一种通用于各种清规的研究范式——以“叹佛咒愿”为切入点迅速找出清规中的斋供仪式,以斋供仪式一般程序为参照解析目标仪式的程序——并以《敕修百丈清规》的相关内容为例对这一“范式”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宗赜的时代,至少在洪济禅院所处地域之内,有13种斋供仪式是丛林僧人经常举行的,这些仪式有的只为寺院内部的僧人服务,有的则服务对象广泛。对清规中的仪式题材进行规范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佛教的信仰性层面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佛教。 本文还依据通行的文献整理方法,以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藏江田文库本照片为底本,参考了椎名宏雄整理并发表的录文,重新点校整理了《慈觉禅师语录》,为下一步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文献支援。
【关键词】:宗赜 慈觉 宋代佛教云门宗 佛教仪式 斋供仪式 《禅苑清规》 《慈觉禅师语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21
  • 一、 选题缘由10-11
  • 二、 学术史回顾11-18
  • 三、 论文的布局与结构18-19
  • 四、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9-21
  • 第一章 宗赜生平新补21-29
  • 第一节 宗赜生卒年再考21-23
  • 第二节 宗赜住持次第再考23-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二章 《禅苑清规》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29-55
  • 第一节 《禅苑清规》中的斋供仪式29-33
  • 一、 佛教仪式及其一般分类29-31
  • 二、 《禅苑清规》中佛教仪式的初步分类31-33
  • 第二节 《禅苑清规》中斋供仪式的初步分析33-39
  • 第三节 《禅苑清规》中斋供仪式的仪式程序39-50
  • 一 斋供仪式的一 般程序40-41
  • 二、 《禅苑清规》中斋供仪式的程序41-50
  • 第四节 清规中斋供仪式的研究范式初探50-53
  • 本章小结53-55
  • 第三章 《慈觉禅师语录》新校55-142
  • 真州长芦崇福禅院第八代慈觉赜和尚语录序55-56
  • 真州长芦崇福禅院慈觉禅师语录 卷上56-90
  • 真州长芦崇福禅院慈觉禅师洪济语录 卷中90-120
  • 真州长芦崇福禅院慈觉禅师语录 卷下120-142
  • 结语142-143
  • 致谢143-144
  • 参考文献144-149
  • 附录:慈觉禅师行年简表149-1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广洋;;出类拔萃[J];西江月;2006年07期

2 ;不要拂拭[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年09期

3 印虚法师;;禅心已作沾泥絮[J];佛教文化;2007年06期

4 ;庸人自扰[J];半月选读;2010年19期

5 洪放;;芭蕉[J];安徽文学;2011年03期

6 ;凡事有度[J];文史博览;2011年03期

7 弘一;;瑞竹岩记[J];法音;1993年03期

8 陬人;;仇恨与宽容[J];好家长;2004年12期

9 金跃军;;一切皆流,一切皆变[J];意林;2006年11期

10 凤凰;;踹开成功之门[J];可乐;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贯澈;;大休精神 永垂不朽——纪念大休禅师诞辰一百四十周年[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心培;;禅门耆宿——大休禅师生平简辑[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翎;;皇唐三阶大德禅师造像碑[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葛荃;;从《五灯会元》看禅之本义——兼及禅·儒学与茶[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5 沈冬梅;;《景德传灯录》与禅茶文化[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6 姚炎祥;;关于高僧大休研究的思考[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邦维;;北凉昙无谶依龟兹国文字说十四音事辩证[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释妙日;;东土五祖及南能北秀的禅修方法[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启之;;浅谈大休、寒山寺与文化苏州[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聂士全;;禅宗超教直指法门实践中的寒山与拾得[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理专家,《经理人》商学院院长 王育琨;奥巴马是一个禅师[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戴世德;一代高僧逆川禅师[N];温州日报;2011年

3 富阳记者站 骆炳浩 王芳芳;授唐僧心经的鸟窠禅师原型是富阳人[N];杭州日报;2010年

4 祁曦卉;“蝉师”与“禅师”的对话[N];中国信息报;2011年

5 王学信;与佛教有关的词语[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于文博 本栏目特约策划 郭立刚;何须迷失自己[N];中国保险报;2008年

7 魏德东;台湾的宗教电视[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谢旧我;替法海讨个公道[N];中国纺织报;2000年

9 于文博;云在天边水在瓶[N];中国保险报;2008年

10 卢兴 南开大学哲学院;从“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到“见山只是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帮儒;神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s

本文编号:1123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23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