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伦理价值观基础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31 17:44

  本文关键词: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伦理价值观基础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加尔文 宗教改革 伦理价值观


【摘要】: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伦理价值观基础是结果论的伦理学。而这种结果论并未偏向把物质欲求作为其追求目的的单一倾向,而是始终把宗教信仰的得失放在首位,强调改革在称义得救方面的作用,强调了基督徒的天职。加尔文的这一做法避免了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拜物教的弊病,保证了改革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历史经验,对我们当今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加尔文 宗教改革 伦理价值观
【分类号】:B929
【正文快照】: 一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近代宗教改革中最为成功的一次,特别是相对于马丁·路德的改革而言。这一点为恩格斯所肯定,同时也为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所证明。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形式的形成,推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为后来的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林;西方两大宗教改革家──路德与加尔文[J];新东方;1996年03期

2 吴蓉晖;为思想自由而战——读《异端的权利》[J];书屋;2001年10期

3 孙毅;;一个时代的塑造者——加尔文及其《基督教要义》[J];读书;2010年01期

4 陈为人;;对血腥事件的历史记忆——重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5 黄朝章;;加尔文神学思想简介[J];金陵神学志;2002年03期

6 王玲;试述加尔文“先定论”的产生及其积极意义[J];黄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娜_g;;读《异端的权利》[J];学习博览;2007年06期

8 卓新平;;加尔文:人谋天成的“预定”[J];竞争力(三联财经);2010年05期

9 王艾明;;论加尔文的神学伦理学遗产(Ⅲ)[J];金陵神学志;2007年03期

10 王艾明;;论加尔文的神学伦理学遗产(I)[J];金陵神学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香东;;公民意识教育与信仰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杨孔炽;;北美殖民时代的拉丁文法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何伟琼;;美国文化的精神渊源——清教主义思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牛永生;刘清玲;李建平;刘萍;王玉炉;;Galvinoxyl/K_3Fe(CN)_6/NaOH复合体系转移催化合成酰基偶氮化合物[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舒国萱;;宇称不守恒——实验对理论的判决性反驳[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蒋玉涛;;情报信息在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贲思;加尔文和加尔文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2 叶开;日内瓦,更法国还是更瑞士?[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奇 云  ;如何评价“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辛向阳;宜居城市人性为本[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本刊记者 郭峰冰;摩托罗拉与光荣同行[N];中国质量报;2000年

6 张平锋;SUN前总裁入主摩托罗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刘新利(书评人);罗马帝国文化发展的基础[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张开逊;回望人类发明之路[N];大众科技报;2004年

9 林广华;宪政、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刘作奎;谁能拯救摩托罗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涛;神学个人主义的此世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2 杨勇勤;理查德·胡克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波;西方现代性之源[D];吉林大学;2010年

4 许静;威廉·埃勒里·钱宁与人道主义改革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谢志超;爱默生、梭罗对《四书》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金花;论加尔文的天职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俊侠;加尔文宗教政治思想论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张晓毓;论霍桑的罪恶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杰;基督教劳动伦理观及其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黄磊;近代早期英国高利贷观念的转变[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朝秀;北美殖民地时代的清教主义及其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7 吴志辉;瑞士宗教改革论略[D];四川大学;2004年

8 齐溶青;论巴泽雷克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9 文波;传统 自由 秩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邢桂丽;《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莫斯悲剧的根源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3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23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