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圆融与意义:法藏与胡塞尔哲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15 06:19

  本文关键词:圆融与意义:法藏与胡塞尔哲学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法藏 理事圆融 胡塞尔 意义 比较哲学


【摘要】:法藏与胡塞尔尽管生存时空跨度很大,但他们的世界观却有极其相似的地方:都体悟到同一世界本原,即法藏的"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都主张时间不具有客观性、本体不可言说、对象不可得等。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义"就是对象,"意义"与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近似于法藏"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以华严的四法界观,"意义"即是理法界。"圆融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差异性代表了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性。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石河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唯识的古学与今学”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516.52;B948
【正文快照】: 法藏(643-712)作为构建华严教义学的龙象高僧,是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构建者,也是印度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奠基人,因此可视为东方哲学重要的代表人物。胡塞尔(1859-1938),现象学之父,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人物。他们两人的生存时空差异极大,但这种差异性并没有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斌;;从我思、上帝到政治必然性——简析笛卡尔哲学的发展理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潘建屯;;胡塞尔理性历史目的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张t,

本文编号:1188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88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