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藏彝走廊多元宗教的内涵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18 12:22

  本文关键词:论藏彝走廊多元宗教的内涵与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藏彝走廊 多元宗教 交融共生


【摘要】:藏彝走廊各民族多元宗教信仰交融共生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为特定生态环境区域内宗教文化动态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也是民族关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历来相关研究过多注重对宗教信仰分门别类进行专业研究,而对各民族宗教文化间的相互联系而动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关注不足。本研究从藏彝走廊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分区入手,从历史到现状,整理分析各民族宗教文化交融共生的基本结构、历史路径和现实情状,对该地区宗教交融共生现象的内涵与意义、其研究重点关注的学术领域进行了初步阐释。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北地区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研究”(13LZUJBWZB001)
【分类号】:B929
【正文快照】: 及横断山脉等山地、峡谷地区各民族社会文化的一、藏彝走廊中的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互动融合;南岭走廊为道教,表现为与南方山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地、沿海地区各民族社会文化的互动融合4。各民族生活在一定的“区系”1地理当中,具有本文聚焦的藏彝走廊,地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晓文;;藏彝走廊尔苏藏族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蔡家麒;;独龙族原始宗教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3 罗庆春;李春霞;;苏尼/嫫尼与彝族历史及其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巴莫阿依;中国凉山彝族社会中的毕摩[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王家yP;白马藏人的宗教信仰[J];西藏研究;1982年02期

6 王建新;;宗教文化融合研究三题 以人类学的视角[J];中国宗教;2010年03期

7 石硕;川西藏区的民间宗教形式[J];宗教学研究;2002年04期

8 阿旺嘉措;;苯教史历史分期问题刍议[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班旦次仁;藏传佛教不分宗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旭;“吐蕃”考[J];中国藏学;2000年02期

2 王维强;;甘丹赤巴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3 王维强;;从甘丹赤巴转世出的活佛系统概述[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4 苏发祥;;允礼与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5 拉先;;白马藏区神职人员的渊源及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6 毕华;;关于政教合一制度废除后藏传佛教生存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藏学;2011年S2期

7 蒲向明;;“白马人”概念问题商兑与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德和;;尔苏藏族“渣卓”节日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卢天玲;王挺之;;论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方式[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10 李圳;;关于1679年拉达克战争一些问题的探讨[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冬梅;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金东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桂英;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思想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张子阳;《实相宝藏论》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3 张国亮;萨迦班智达及其因明境论思想管窥[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4 尹航;明代内地藏传佛教民间流布考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向巴泽仁;试析五世达赖喇嘛与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和淇;塔城来远寺、达摩寺社区藏传佛教信仰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杨丹;贵州彝族毕摩文化传承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8 益西曲珍;略论吐蕃时期王室女性[D];西藏大学;2011年

9 莫幼政;马山县国兴屯壮族师公经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柳银珠;中、韩佛教仪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才让太;;试论本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2 雍忠尼玛;;莲花生大师的预言——藏传佛教在欧美[J];佛教文化;2006年02期

3 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J];考古学报;1992年04期

4 蒙默;;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历史研究;1985年01期

5 李春霞;;凉山彝族仪式叙述和文化的整体性[J];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6 赵心愚;南诏告身制度试探[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7 周伟洲;多弥史钩沉[J];民族研究;2002年05期

8 孙宏开;;尔苏沙巴图画文字[J];民族语文;1982年06期

9 木仕华;纳西东巴文与藏文的关系[J];民族语文;2001年05期

10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心愚;;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基本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2 冉光荣;;藏彝走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3 石硕;;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群向藏彝走廊迁徙路线之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4 胡不飞;;《李星星论藏彝走廊》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石硕;郑云峰;;藏彝走廊 腹地明珠[J];资本市场;2011年09期

6 周毓华;田廷广;;21世纪以来国内“藏彝走廊”研究考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赵心愚;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高泽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9 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10 艾南山;;藏彝走廊的地理-环境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2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刘辉强;;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尚云川;;“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文化特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5 曾现江;;藏彝走廊的蒙古祖源记忆与传说概论[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孙宏年;;20世纪的西康建省与藏彝走廊地区的发展初探[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7 艾南山;;藏彝走廊的地缘环境和发展刍议[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8 石硕;;神的居所:藏彝走廊中的碉楼——从民族志材料看碉楼起源的原初意义与功能[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10 邓平;;藏彝走廊“锅庄贸易”的机制和启示[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绍明;费孝通论藏彝走廊[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石硕 梁枢;藏彝走廊:思想的源地[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宋明;“藏彝走廊”上的凉山亮点多[N];凉山日报(汉);2006年

4 闵克;“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张原;对“藏彝走廊”的人类学审视[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周万任;尔苏藏族瑰宝——《母虎历书》[N];中国文物报;2014年

7 记者 陈四四;麦坪遗址 佐证藏彝走廊文化交流[N];四川日报;2006年

8 齐健;藏彝走廊沟通中国南北丝绸之路[N];西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爽;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2 陆刚;互动与相融[D];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灿松;白族商人与“藏彝走廊”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登凤;九龙县藏彝走廊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9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99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