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儒亦仙—胡峄阳与青岛民间社会
本文关键词:亦儒亦仙—胡峄阳与青岛民间社会
【摘要】:胡峄阳是一位在青岛民间亦儒亦仙的历史人物。《竹庐家聒》及《女闲》是儒者胡峄阳家训思想的体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清初青岛社会发展的影响。它们顺应了清初家训发展的繁盛之势,同时也融入了胡峄阳的人生感悟。胡峄阳家训阐述了“谨防欲事”、“戒赌远赌”、“读书为乐”、“苦甜相伴”的修身之法,“择善相处”、“戒斗守法”、“趋吉避凶”、“恭谨谦厚”的处世之道,“饮食有度、宁神静心”的养生之方和“谨言慎行,避嫌守礼”、“勤俭持家,和睦内外”、“持贞守节,从一而终”的女教思想。胡峄阳家训也体现了中国布衣知识分子在明清之际“安贫守道”的时代品格,反映了清初青岛百姓求安全的社会心理、好赌的社会风气及受礼教束缚的女子教育状况,突出了胡峄阳“先防后教”的教育理念和通俗、富有意趣的语言风格。他的家训促进了胡氏家族的发展,对地域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教化作用,也为今天的家庭及乡村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胡三老爷”是青岛百姓崇拜的民间神灵,他的原型即历史上真实的胡峄阳。儒者变仙人,既是青岛民众根据“民间造神”的传统和清初青岛社会的境况进行选择创造的结果,也有胡峄阳精研《周易》,利用自身知识造福百姓这一原因。在没有封建势力介入的情况下,自康熙至今三百年来,胡峄阳在民众口耳相传的故事中“由人成仙”,成为百姓心目中“社会公正的维护者”、“民众安全的保护者”和“百姓生活的造福者”,对今天青岛百姓心理及生活习俗仍有一定影响。除此之外,今天的“胡三老爷”信仰出现了与狐仙信仰合流的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49;B9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时用;;历代帝王与我国传统家训的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吕耀怀;;《国语》家训思想探微[J];湖湘论坛;1995年03期
3 巴永贵;;论宋代家训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5期
4 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程时用;;六朝家训的文化阐释[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宗玉磊;李博;;在选择中继承与发扬——对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理性再审视[J];考试周刊;2008年19期
7 赵振;;唐宋家训的传播与社会功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8 赵小华;;论唐代家训文化及其文学意义——以初盛唐士大夫为中心的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9 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朱明勋;;论曾国藩的家训思想[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袁氏世范》的家庭伦理教化思想及现代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程萃文;;儒家的家庭养成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男;亦儒亦仙—胡峄阳与青岛民间社会[D];青岛大学;2012年
2 邓英英;魏晋南北朝家训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3 姚迪辉;宋代家训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吴祖宏;宋代家训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张峗;家训与宋代伦理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方;《颜氏家训》及其伦理内涵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红敏;中国传统家训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光杰;唐代家训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谢金颖;明清家训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社;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8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082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