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背后的“神话心性”及世界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谣言背后的“神话心性”及世界观研究
【摘要】:用神话学的视野与方法进行谣言研究,是民俗学介入这一领域的一个新的动向。尽管谣言在内容和功能上看起来是反神话的,然而它的形成仍然以神话的"心性"作为根本的动力。神话的世界观是各种口头叙事总体性的心理基础,神话心性或者说传统的精神结构在现代社会中由超自然力的形象转变为抽象的"公正"和"自由"这类概念,它们同样也成为了谣言叙事的出发点,但因为谣言并不能合理地使用理性,使得它的结果往往陷入冲突和暴力,并且最终走向消失。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谣言、传说与神话的比较研究”(13YJC75103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2
【正文快照】: 导引民俗学与谣言研究民俗学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介入了谣言研究。与研究谣言的传统学科社会心理学相比,民俗学采取了体裁研究的方法。在此之前,民俗学在研究散体口头叙事时更多注重传统体裁,例如神话、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等。然而20世纪70年代前后大量西方的都市传说(也称当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让-布鲁诺·勒纳尔;艾彦;;否定性流言[J];第欧根尼;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凌;;网络舆情中的风险、认知与规制[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1年00期
2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14期
3 刘金荣;;基于SNA的突发事件微博谣言传播研究[J];情报杂志;2013年07期
4 李永平;;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谣言、流言及叙述大传统[J];思想战线;2014年02期
5 李鹏燕;遵世凯;;论都市传说的特征[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袁馗;周建瑜;;自然灾害时期主流媒体应对网络谣言的思考——基于汶川特大地震期间网络谣言的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霞;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及其善治策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秀丽 ,郝淑琴;简析地震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J];城市防震减灾;1999年05期
2 尼古拉斯·迪方佐;普拉尚·博尔迪亚;艾彦;;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J];第欧根尼;2008年01期
3 让-布鲁诺·勒纳尔;艾彦;;否定性流言[J];第欧根尼;2008年02期
4 汪福田;;扬州多次发生地震谣言的原因分析[J];地震学刊;1988年04期
5 左颖;“非典”初期诸多谣言[J];法律与生活;2003年11期
6 曾宪植;P&G力战谣言[J];国际新闻界;1991年02期
7 宋守全;沈建;姜玉平;;1980年中国山东省烟台地区流传的一起地震谣言及辟谣对策(调查报告)[J];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08期
8 苏公望;张君仪;李锦芳;王祖康;;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谣言事件概况及对策[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12期
9 吴心海,吴小龙;大活人两肾被偷?——一个流传10年之久的外国江湖传奇[J];传媒;2002年01期
10 仇克询;一次地震谣言的调查[J];山西地震;198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缘人;神话学的新视野──读王孝廉《岭云关雪──民族神话学论集》[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2 张岚;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特征探析之一[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仰海峰;巴特与大众文化的神话学解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5期
4 叶舒宪;神话的超前智慧[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5 陈连山;中国神话学应该如何评价神话的历史地位[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6 刘惠萍;中国现代神话学研究的学术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7 ;国际中国神话学学术研讨会将召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刘丰;;“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召开[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4期
9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栏目专家座谈会纪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J];民族艺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任远;;动植物神话与图腾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之一[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陶阳;;钟敬文神话学管窥[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吕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陈建宪;;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反思之一[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徐燕杭;;解神话的可能性——《神话》一书中符号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斌;张艳芬;;普罗米修斯的四重身份——对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的一个神话学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8 崔柳生;;茅盾的神话观与人类学派的神话学[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9 杨玉彬;;阜阳出土东汉“升仙图”画像镜考释——兼论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神话学内涵等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钟宗宪;;“图腾”理论的运用与神话诠释——以感生神话与变形神话为例[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祥书;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豫闭幕[N];文艺报;2006年
2 记者 张艳丽 实习生 张煜贞;伏羲、女娲神话在周口[N];周口日报;2006年
3 记者 普淑娟;“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周口举办[N];周口日报;2006年
4 记者 马四新;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隆重开幕[N];周口日报;2006年
5 记者 张艳丽;神话存活在民间[N];周口日报;2006年
6 ;中国河南·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周口)宣言[N];周口日报;2006年
7 叶舒宪;神话考古的范例[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叶舒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玉的叙事 夏代神话历史的人类学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叶舒宪;《山海经》与神话地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叶舒宪;蛇的神话与符号编码[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夏商周的上帝神话与文化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潘坚;论地域性神话的传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黎莉;以葫芦神话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壮族与老挝佬泰族群的文化[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邱硕;生命困境的终极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埃勇;伯禹之神话传说群和朗河地区之输[D];浙江大学;2006年
6 汤静;春秋时期神话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叶婷;文化学视域下的伏羲女娲与亚当夏娃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郭莉;女神精神的复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雪;桃崇拜中的母性意识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范慧莉;《山海经》中的蛇形象[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7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2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