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新加坡华人“庆赞中元”活动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12-03 11:18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华人“庆赞中元”活动调查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加坡华人 神鬼体系 祖先崇拜 中元节


【摘要】:新加坡华人社会七月鬼节的"庆赞中元"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祭鬼习俗。据既有研究成果和田野资料表明,早期移民在离开祖国时,将家乡的信仰习俗也带到栖身之地,人们比照栖身之地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环境,对原有信仰观念和仪式活动进行了调整与整合,重新构建出一套神鬼体系,并按照具体生活诉求赋予神鬼以新的社会意涵。在仪式实践中解读祭祀中的神鬼体系及其社会意义,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加坡华人的社会生活与信仰观念。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民俗学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从19世纪初起,就不断有东南沿海中国人“下统节日。人们在这个以祭鬼为主体的节日中,按照现南洋”谋生,经过近200年的发展,移民南洋地区的实社会秩序将原籍信仰的神鬼体系重新整合,形成华人“越洋再建国家”1,已经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华人一套符合移民身份和日常生活需要的新的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志明;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向振;;中国春节在新加坡[J];节日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彬;;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东南亚客家文化适应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年05期

2 钟伯清;;多元与和谐:中国民间信仰的基本形态——一个村落民间信仰的实证调查[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黄志繁;;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钟楠;;柬埔寨的涅达神信仰[J];东南亚纵横;2014年12期

5 钟楠;;论柬埔寨的祖先神信仰[J];东南亚纵横;2015年05期

6 余彬;;海外客家研究的民族志传播学方法[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罗杨;;柬埔寨华人的土地和祖灵信仰——从“关系主义”人类学视角的考察[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2 廖筱雯;Lew Siew Boon;马来西亚的华人村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立芳;近代新加坡神庙与华侨华人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麒麟;近代新加坡华文报纸与华侨民族主义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杜江;社会变迁与民间信仰的现代化转型[D];华侨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爱平;权力的文化网络: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读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J];天府新论;2008年02期

4 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年01期

5 陈长河;黄兴与民初国民捐[J];文史精华;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立新;新加坡牛车水的历史变迁[J];八桂侨史;1992年03期

2 小项;;《新加坡华人今昔》将在新问世[J];国际人才交流;1993年11期

3 胡霞斌;撷珠·攻玉·悠思——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一行观感[J];党政干部论坛;1994年02期

4 ;新加坡华人巨富郭芳枫[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5年02期

5 刘少华;论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J];世界历史;2001年02期

6 曾玲;新加坡华人的龙牌崇拜初探——兼与祖先崇拜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李勇;《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8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9 谢美华;;近20年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及其数量估算[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10 李秉萱;孟庆梓;;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研究现状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庄幸乐;;新加坡华人庆清明[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2 李金生;;新加坡闽人的谱牒与族史:文献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玉聪;王黎晨;;新加坡华人新移民与华族的冲突与融合[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天锡;;闽籍新加坡华人的传统节日活动窥探[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勇;;从族谱看新加坡福建人社群变迁[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怀;市领导会见新加坡驻厦总领事[N];厦门日报;2011年

2 钟雁明;广东与新加坡经贸成果具先导示范作用[N];国际商报;2006年

3 郭海方;史济春会见新加坡客人[N];河南日报;2007年

4 杜亚雄;多元的新加坡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5 李小博;选美国,不如选新加坡[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时报记者 张伟伟 叶媛媛;“努力开创新加坡福建经贸往来新纪元”[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龙镇 通讯员 贾煊 蒋淑君;新加坡科技代表团智汇佛山[N];广东科技报;2012年

8 本报赴新加坡特派记者 王慧;新加坡 制度“管”出国家新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9 南方日报评论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市长班”学员 周虎城;新加坡社会组织的仪轨建设[N];南方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史永洁;新加坡,一座值得开掘的“富矿”[N];淮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叶;社会变迁与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7年

2 曹韶玮;新加坡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贾冉冉;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福建会馆文化教育功能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4 姜丽萍;新加坡华语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师雯;新加坡权威主义体制及其政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郭晓端;冷战后美国的新加坡战略分析(1990—2010)[D];外交学院;2011年

7 刘建文;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霞;新加坡独立前温州华侨群体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夏心愉;“非常新加坡”—从新加坡旅游符号机制看国家整体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芳;论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8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48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