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崇拜中的母性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03 14:33
本文关键词:桃崇拜中的母性意识探析
【摘要】:论文主要从桃崇拜中的母性意识出发,分析桃崇拜中具有孕育生命、护佑生命、延续生命的特质。太阳蕴含生命永生的秘密,夸父逐日是追求生命的永生、或再生,夸父所化的桃林是追求生命永生的表现。所以从神话时代开始,桃就和生命联系一起。在民间习俗中,桃还用来指称女性,古代民歌中桃就用来指称女性,赞美女性的美貌、生育能力,这个传统一直绵延到近代。桃还能孕育生命、化生人类,并和创世女神一起化生人类。花卉和女性的生殖能力具有同构性,因此用桃果实、桃花来比拟女性。 桃还有驱邪避鬼,护佑生命的特质。主要表现民众生命的保护,从生者到逝者,从日常生活到岁时节日,桃的护卫作用都很明显。另外桃还在节气变换季节保护民众,使之不受邪祟的侵袭。桃能够保护生命,从医药基础来说是源于桃的医治功能,同时也与鬼魂观念的发展有关。从原型角度来讲,桃之所以能够避邪驱鬼也是其母性保护意识的体现。 桃还有延年增寿的特质,此处主要分析了桃和西王母之间的粘连,以及民间祝寿习俗。西王母的神格在汉代左右发生变化,逐渐演变为主长寿的大神。西王母最初是主刑杀的神,在后世发展中,其“母性”的品格被不断赋予意义,特别是和长寿药、不死药等发生粘连的过程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桃自身具有的追求生命永生、护佑生命的特质在此处获得新的提升,成为生命延续的载体。民间祝寿有很多形式,较为普遍的是采用与桃有关的事象,这也表明民众对桃之延年益寿特质的认识,也表明桃与生命的关系紧密。 同时,我们也因该看到,这三个方面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民间俗信中也是互为因果,相互渗透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33;K8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红艳;西王母神话的流变及其民俗文化的形态[D];延边大学;2006年
2 陈清林;驻马店地区传统民间崇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王芳;近代中国传统女性崇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熊成柳;中国清代陶瓷桃纹装饰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5 吴振琦;西王母形象演变动因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8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4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