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儒会通研究》出版
本文关键词:《伊儒会通研究》出版 出处:《回族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宗教对话 王岱舆 出版传媒 宁夏人民出版社 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成果 出版发行 宁夏社会科学 十年
【摘要】:正南京理工大学季芳桐教授著《伊儒会通研究》一书,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4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就伊斯兰教与儒儒家(教)交流、沟通与融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共23篇文章,以宗教对话与会通为主旨,分伊斯兰教篇与儒家(教)篇,前者重点以王岱舆、刘智、马联元等明清以来的伊斯兰教思想家们为个案,从伊斯兰教角度探讨宗教会通问题,后者则是从儒家角度探讨宗教会通问题。著名回族学者余振贵先生为该书作序,认为该书是当下学界日益重视伊儒交流与会通研究的背景下,推出的重
【分类号】:B91-5
【正文快照】: 南京理工大学季芳桐教授著《伊儒会通研究》一书,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4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就伊斯兰教与儒儒家(教)交流、沟通与融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共23篇文章,以宗教对话与会通为主旨,分伊斯兰教篇与儒家(教)篇,前者重点以王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光沪;宗教对话问题及其解决设想[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思竹;雷蒙·潘尼卡宗教对话思想简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3期
3 任继愈;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J];中国宗教;2004年12期
4 李建欣;“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中日学术会议召开[J];佛学研究;2004年00期
5 释见达;;宗教对话之介说[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1期
6 苏塔难陀;;跨宗教对话及佛教在追求世界和平进程中的作用[J];法音;2006年05期
7 张建军;;逻辑与宗教对话[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黄超;;探求宗教对话的东方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4期
9 何光沪;;关于宗教对话的理论思考[J];浙江学刊;2006年04期
10 理证;;三国佛教友好合作共同展开宗教对话[J];法音;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林;;从“它”到“我们大家”——史密斯论宗教对话的六重境界[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2 张祥龙;;宗教范式与宗教对话[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3 卓新平;;积极参与宗教对话,努力建设和谐社会[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4 赖品超;;和谐社会作为宗教对话的目的与主题:中国处境与西方理论[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5 张志刚;;从宗教实践论看宗教对话的晚近动向——论保罗·尼特提出的第五种宗教对话模式[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6 陈声柏;;第二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7 肖安平;;宗教对话:从理解、合作到自身发展[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声柏;田飞;;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清海;;“多元”与“排他”:生存视角下宗教对话的可能性问题[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八辑)[C];2014年
10 罗秉祥;;立足中国西北,再思宗教对话与传统文化[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达诚;宗教对话与全球化[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李建欣;“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中日学术会议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多元宗教对话与世界各民族和谐共生[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创新引智基地研究员 游斌;宗教对话 从经典互读开始[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何光沪;宗教对话的历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张践;儒学与世界宗教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杨桂萍;伊斯兰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林;文明的交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美国的佛教:西方社会与亚洲佛教的转型”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 李四龙;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及其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蓉;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曲丽明;宗教对话视域中的《妙法莲华经》[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李圆圆;从多元的宗教关系理论走向不二论的对话实践[D];浙江大学;2011年
3 赵玉娇;交往与对话—文明、宗教冲突的解决途径[D];贵州大学;2007年
4 李建平;对话的生命:关系自由与他者——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D];浙江大学;2009年
5 徐晓燕;通往自我理解的深处[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5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2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