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北京火神庙住持田存绪与民国北京道教轶闻

发布时间:2018-03-01 08:52

  本文关键词: 道教 北京 民国 住持 神庙 社会活动家 形态发生 辛亥革命 慈善家 社会意识 出处:《中国道教》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变,而北京时局也先后经历了数次政权交叠之变。这种多变的时局是政客的舞台,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慈善家乃至宗教家的舞台。我幼年时家住北京旧鼓楼大街清虚观胡同(今称清秀巷),7岁时因体弱多病投于地安门外火德真君庙(下简称火神庙)住持正一派大德田公存绪门下寄名入道,由此与道教结缘,并因此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有关恩师田存绪以及当时北京道教界的一
[Abstract]:The Revolution of 1911 overthrew the monarchy and implemented a republic. The social ideology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nd Beijing's current situation has undergone several overlapping changes of political power. This changeable situation is a stage for politicians and also a social activist. The stage of philanthropists and even religious people. When I was a child, I lived in Beijing's old Gulou street. When I was 7 years old, I fell ill and cast myself in the fire outside Dianmen, the temple of the god of fire, the temple of god of fi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emple of god of fire). Tian GongCunxu sent his name to the road under the door. Thus connected with Taoism, and thu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nderstood about teacher Tian Cunxu and the Taoist circles in Beijing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北京民俗学会;北京市道教协会;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道教科仪保存项目组;
【分类号】:B9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豫川;缅怀易心莹道长[J];中国道教;1995年02期

2 ;简讯[J];中国道教;2007年02期

3 陈雄群;;北京白云观解放后首次开坛传戒[J];中国道教;1990年02期

4 继禹;山东省道协应邀组团到港访问[J];中国道教;1994年01期

5 史永隽;;鲁北神医李肇永道缘考[J];中国道教;2011年02期

6 胡诚林;慈悲和善 默默奉献——记北京白云观吴崇秋道长[J];中国道教;1993年04期

7 潘志贤,杨洪校;广州道教仙迹钩沉[J];中国道教;2000年03期

8 张泽洪;川北道教名胜一云台观[J];中国道教;1991年03期

9 孙明才;香港道教进香团来茅山道院迎请三茅祖师神像[J];中国道教;1992年04期

10 张泽洪;西昌泸山道观[J];中国道教;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涛;柔弱;;新世纪道教前途走向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史祥;;改革开放是道教发展的必由之路[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石衍丰;;道教神仙谱系构建历程中的三大制约因素[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唐诚青;;道教神仙信仰和长生理想[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宫哲兵;;道教无极图与大爆炸宇宙论[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杨立志;;名山宫观的规划布局与道教义理——以长江流域的道教名山为例[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叶至明;;廿一世纪道教展望——如何适应新世纪、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王宜峨;;从美国《道教与中国艺术展》谈谈对道教研究的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盖建民;;神仙之道与科学之道:道教科学思维方法初论[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应超;;积极引导道教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一萌 梅菊花 徐晶晶 罗怀庚 肖奕 (记者 罗一萌 通讯员 梅菊花 徐晶晶);长春观吴诚真道长升任道教首位女方丈[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白晓欲 夏和生;道教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李光照 本报记者 袁弘;“没事偷着乐”体现了道教中的乐观主义[N];成都日报;2009年

4 雨山;道教的“食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记者 常青;延安市道教协会成立暨市道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N];延安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树平 实习生 刘丽莎;全市道教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N];天水日报;2010年

7 张树茂 李艳杰;挖掘和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N];南方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韩心泽;五岳同祈 献礼新中国60华诞[N];郑州日报;2009年

9 褚红霞 汉石 周靖;道教名山与皇家道场的融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徐滇庆;人群的镜子[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勇;道教与政治关系论[D];四川大学;2001年

3 吴保春;龙虎山天师府建筑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赵伟;道教壁画五岳神祗图像谱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容志毅;南北朝道教炼丹与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蔡华;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张鸿;《太平经》政治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乃龙;道教与唐诗[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敏华;道教养生学与现代心理治疗[D];河海大学;2007年

2 兰宗荣;白玉蟾武夷山行迹考论[D];山东大学;2008年

3 姜守诚;道教宇宙论的主体内容[D];厦门大学;2002年

4 吕广明;明太祖与儒佛道[D];安徽大学;2007年

5 周奇;边缘到中心:唐宋江西道教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杨丽静;从杨维桢看元代道教与元诗[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芳;科技时代与道教[D];南昌大学;2005年

8 胡玉涵;从造像题记看中古时期山东民间宗教信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郄斌;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儒、佛道之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立柱;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551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51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