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罗柯比的宗教信仰问题
本文关键词: 拜占庭帝国 普罗柯比 宗教信仰 基督教徒 古典文化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普罗柯比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时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关他的宗教信仰问题在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从查士丁尼时代的宗教环境和普罗柯比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普罗柯比是一位具有较高古典文化修养的虔诚基督教徒。他虽然具有一定的宿命论思想,但是能够客观地面对现实的宗教问题。
[Abstract]:Prokoby is a famous historian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Justinian era. Questions about his religious beliefs have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in academic circles,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religious environment of the Justinian era and the works of Plokobi. Polo Kirby is a devout Christian with higher classical culture. Although he has certain fatalism, he can face the religious problems objectivel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B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п·и·普奇科夫;李一夫;;世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J];世界民族;1980年06期
2 程俊飞;刘宪俊;;基督教在晋南农村盛行的实证研究——以晋南A村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朱峰;;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浅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1期
4 金载铉;朝鲜族宗教文化心理漫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张来仪;;鲍罗达列考对坦桑尼亚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关系的研究评介[J];西亚非洲;2006年05期
6 耿兆锐;;约翰·洛克的宗教宽容思想[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陈锐钢;李向平;;我们为什么是基督教徒——基督教徒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天风;2007年17期
8 戴燕;;青海省基督教徒宗教皈依原因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何林;张云辉;;不同宗教信仰间的调适与共存——一个贡山怒族(阿怒)实例的文化解读[J];学术探索;2010年01期
10 颜小华;李林凤;;广西乡村基督宗教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宝贵贞;;新时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的特点[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2 张波;;宗教信仰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3 刘成有;;关于宗教内涵的界定与宗教的民族性问题[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奕龙;李文睿;;宁化石壁村客家俗民的世俗化宗教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5 赵林;;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宝贵贞;;蒙古族与基督教——历史与现状[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7 欧阳谦;;“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的舞蹈”——尼采的“反基督教通告”[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论杜威以经验主义为根基的宗教信仰观[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杝志;;m鷬歉=駮揬 Qi女神的信仰[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10 陈丽文;程乐华;;宗教信仰和网络游戏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海堂 杜斌 贺占军;和谐之歌[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杨桂萍;伊斯兰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魏德东;到田野去[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郑昭;省基督教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N];福建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金金;基督教徒调查[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刘芳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宗教市场理论研究应关注我国特殊的宗教信仰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张晋香;科学解释宗教信仰[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国家宗教局局长 叶小文;中国基督教徒的回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邱永辉;“皈依”印度教?[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王二平;宗教信仰≠邪教痴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辉;山东省烟台市区的基督教徒苦难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3 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鹏;上帝与祖先[D];上海大学;2012年
7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宁;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张晓虎;周代宗教思想的演进[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涛;知识分子与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2 侯澧君;大学生基督徒宗教信仰的形成及宗教实践的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椿雷;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新云;转型社会民众的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5 要英民;天主教在一个普通村庄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6 齐雅莉;张掖地区古代宗教简述[D];兰州大学;2008年
7 包红岗;宗教信仰与蒙古族家教关系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卫国;宗教信仰对国际政治观的塑造[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聂云;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宗教信仰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茜;论西方宗教信仰精神与中原汉族孝悌精神的共存及优势互补[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5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