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大的前郊祀时代——从《秦汉国家祭祀史稿》对史料的误用说起
本文选题:《秦汉国家祭祀史稿》 切入点:五色帝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秦汉国家祭祀史稿》一书存在着对基本史料的误读、误用。如其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史记·封禅书》所说秦国诸ud祭五色帝有误,进而判定"秦不祭五色帝",汉初才确立五色帝之祀。该书将武帝时代歌颂天地合祀的《惟泰元》《天地》两篇郊祀歌曲解为单纯歌颂"太一"之辞,进而认为太一地位甚至高于"天",这无疑拔高了汉武帝创立太一之祀的意义。在探讨西汉末年元始仪时,《秦汉国家祭祀史稿》还忽视了《三辅黄图》中关于元始仪的核心史料。此外,在阐释秦汉祭祀演变时,该书过度诠释了相关史料,夸大了秦汉东西祭祀格局之差异。
[Abstract]:The manuscript of the History of National sacrifice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has misread and misused the basic historical materials. If it is in the absence of evidence, it is suspected that the "Shi Ji 路Feng Zen Shu" said that the five color emperors of the Qin Dynasty were misrepresented by the ud of the State of Qin. Then it was judged that "Qin did not sacrifice the five colors of the Emperor", and the sacrifice of the five color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The book interprets the two songs of "Heaven and Earth", which were sung by Emperor Wu as "Taiyi", as simple eulogizing "Taiyi".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tatus of Taiyi is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Heaven", which undoubtedly rai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unding of Taiyi sacrifice by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When discussing the ceremony of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draft of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sacrifice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lso ignores the "three auxiliary yellow pictures"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Yuan Dynasty. In addition, In explaining the evolution of sacrifice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book over-interprets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exaggerat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 of sacrifi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32-5;B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霖;田霖霞;;论秦汉交通网的形成对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 冯契;秦汉哲学的特点与民族传统[J];哲学研究;1992年09期
3 程霖;论秦汉交通网形成的历史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管红;论秦汉女织[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赵瑞民;秦汉时代精神世界的再现——读《〈史记〉的文化发掘》[J];南都学坛;2000年04期
6 万建中;试论秦汉风俗的时代特征[J];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7 杨际平;试论秦汉铁农具的推广程度[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02期
8 王鹏江;秦汉简牍的文化价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王杰;;知微知著 立德立言之作 周贵佃教授《秦汉思想史》读后[J];博览群书;2002年08期
10 翟麦玲,张荣芳;秦汉法律的性别特征[J];南都学坛;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彭修银;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新创获[N];文艺报;2008年
2 韩钊;秦汉文物展:中意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N];陕西日报;2006年
3 宋亚平;县官权限大小的利弊[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D];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
3 谢彦明;秦汉京师治安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上官绪智;秦汉军队后勤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吕红梅;秦汉士人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绍瀊;秦汉西北边地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9 文霞;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芳芳;试论秦汉“少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岳岭;秦汉妇女权益和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颜娟;秦汉祭天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峰;秦汉奴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谢彦明;秦汉京师治安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展;秦汉上书制度[D];西北大学;2002年
7 温慧辉;论秦汉妇女的较高地位及其原因[D];河南大学;2002年
8 邹忠;秦汉农民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国誉;试论秦汉刑罚中的赦与减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明慧;简牍所见秦汉诉讼制度[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6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