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寺院时空分布看藏传佛教萨迦派在安多地区的传播
本文选题:萨迦派 切入点:安多地区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萨迦派在历史上曾是地位显赫的藏传佛教派别之一,势力不仅波及卫藏、康区、安多等广大地区,而且对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班及八思巴时期,萨迦派在安多地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凉州、临洮为中转站,以卓尼为传播中心,不断向周边扩展的宗教圈,直到15世纪格鲁派不断强盛时才渐渐淡出安多地区,退居四川阿坝,形成了以求吉寺为中心的萨迦宗教圈。现今,萨迦派在安多地区的寺院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地区。
[Abstract]:The Sakya sect was one of the prominent Tibetan Buddhist schools in history. The influence not only affected the vast areas of Wei Zang, Kang District and Ando, but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India, Nepal and other South Asian countr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aban and Basiba, The Sakya sect developed rapidly in Ando and gradually formed a religious circle with Liangzhou, Lintao as the transit station and Zhuoni as the center of communication. It was not until 15th century that the Groot faction gradually faded out of the Ando region when it beca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retreat of Aba in Sichuan formed the Sakya religious circle centered on the Qiuji Temple. Nowadays, the monasteries of the Sakya faction in Ando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ba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藏学通论”(11JJD850009)
【分类号】:B9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庆英 ,蒲文成;西纳家族、西纳喇嘛和塔尔寺西纳活佛[J];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2 曾传辉;藏区宗教现状概述——藏区宗教现状考察报告之一[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映发;;汶川三江乡的魂与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王红梅;;元代吐蕃高僧与畏兀儿的关系述论[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吴永刚;范香立;;藏传佛教与藏区基层政权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5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6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7 陈立健;《至顺镇江志》所载镇江帝师寺——有关元代帝师寺与蒙古字学的一点佐证[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8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9 杜常顺;明代留住京师的藏传佛教僧人[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10 王维强;;甘丹赤巴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才吾加甫;;当代新疆土尔扈特蒙古佛教高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尹雁;;试论阔端在“凉州会见”前后的宗教信仰问题[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吴文娟;王绍笳;陈海堰;;山岭重丘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编制重点问题浅析——以四川甘孜藏区为例[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雪慧;;明代藏区施政及其对藏族社会之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变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家鹏;;清皇家雅曼达噶神坛丛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7 鲁顺元;;卓仓藏族的婚姻圈:基于郭尔三个村的分析[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8 才华多旦;;“勺哇”人的族源考辨[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祁文寿;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冬梅;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川;论藏传佛教寺院财产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常德胜;蒙元王朝初期的佛道之争[D];兰州大学;2011年
4 巨晶;神山、自然与部落[D];兰州大学;2011年
5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果建业;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徐双明;安多古刹—叶尔巴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魏晔;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春花;锡埒图固什绰尔济跋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包桂英;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思想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次旦扎西,次仁;略述藏传佛教寺院组织制度[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年04期
2 周润年;;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作用[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军涛;;元、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汉传佛教“藏化”现象浅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朱普选;;元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达宝次仁;;桑浦寺夏季法会及其意义初探——兼论桑浦寺寺院发展现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朱普选;;青海明代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陈楠;;蒙藏关系确立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史事考述[J];古代文明;2008年04期
8 梁继红;;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在凉州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才让;;信仰与扶持——明成祖与藏传佛教[J];西藏研究;2005年04期
10 赵改萍;侯会明;;简论清代前期的五台山藏传佛教[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吉思;;蒙古族地区佛教发展的特点及基本趋向[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毛翠香;全省藏传佛教寺院民主管理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N];青海日报;2010年
2 王芝莲;卓尼出台藏传佛教寺院及僧人维稳工作责任追究办法[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1年
3 记者 王朝霞;全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长效机制推进会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0年
4 记者文毛却;我州召开藏传佛教寺院“三项教育”活动动员大会[N];海南报;2009年
5 综合;迪庆州认真开展藏传佛教寺院法制宣传[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6 尼于鹏云;青海海南州向藏传佛教寺院赠送《海南藏文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祁重泰;风格独特的藏传佛教寺院[N];兰州日报;2005年
8 ;东嘎先生关于政教合一的论述[N];昌都报;2006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石秋;玉树: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标本[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莉霞;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塔娜;雍和宫寺院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索南才让;乡村藏传佛教寺院在现代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及其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周双进;甘肃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周泽加;大都市中的藏传佛教寺院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徐双明;安多古刹—叶尔巴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亚玛青错;略谈玛吉拉珍及其能断派[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兰兰;宋元时期西藏止贡噶举派历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班旦次仁;藏传佛教不分宗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云旦;从贡塘甲额扎地方探究米拉日巴大师[D];西藏大学;2012年
9 索朗旺杰;格鲁派中观思想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