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和生态的互动关系——尕藏加对藏传佛教的诠释
本文选题:藏传佛教 切入点:自然环境 出处:《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尕藏加《藏区宗教文化生态》一书系统性地对藏区的宗教、文化和生态进行研究并试图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分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探讨了藏传佛教对藏区文化和生态的多方面影响,注重藏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变迁,重视从宽角度、多层次审视藏传佛教的社会功能,期望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使藏族地区摆脱经济文化滞后的局面。
[Abstract]:The book "Religion and Cultural Ecology in Tibetan area" systematically studies religion, culture and ecology in Tibetan area,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from the angle of multi-disciplinary crossing, in order to combine theory with ca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Buddhism on Tibetan culture and ecology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macro and micro,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ibetan area,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from a wide angle, and examine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at different levels. Through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comparison, it is expected to guid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socialist society, so that the Tibetan region can get rid of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lag.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甘青牧区藏族生态移民产业变革与文化适应研究”(NCET-12-0664) 北方民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甘南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舟曲多元宗教的分析与比较”(YCX1505)
【分类号】:B94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尕藏加;果洛石经文化[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3期
2 尕藏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质[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3期
3 尕藏加;;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演进[J];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02期
4 尕藏加;果洛石经产生的历史背景[J];西藏研究;1996年03期
5 尕藏加;果洛石经的分布及其规模[J];西藏研究;1997年01期
6 向红梅;张劲峰;许慧敏;郭华;;香格里拉县藏族神山与非神山植被比较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8年02期
7 尕藏加;;当代藏区僧侣与宗教职业生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尕藏加;果洛石经的创建过程[J];西藏研究;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潘;;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吴永刚;范香立;;藏传佛教与藏区基层政权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陈茜;;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发展;2014年02期
4 才吉卓玛;;青海果洛州藏传佛教寺院与传统生态观[J];法音;2015年04期
5 李姝睿;;藏传佛教戒律之管窥[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韦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何剑锋;;长治久安战略下西藏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8 朱普选;;宗教文化景观产生的环境背景——以青海石经墙与山西云冈石窟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吴永刚;;藏传佛教对藏区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侯寅峰;;北京弘慈广济寺历史沿革分析[J];兰台世界;2012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勇;;长城、寺庙与围栏——中国/国家建构的产权政治学[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丁莉霞;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才贝;阿尼玛卿山神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护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梁艳;当代安多藏区宗教与社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郑生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勇;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翠娟;藏传佛教与藏区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2 史兰兰;宗教与政治的互动:维西寿国寺历史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卓玛措;拉卜楞红教寺桑饮孟杰林之历史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次仁卓玛;乃囊寺历史与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齐金国;蒙古贞地区蒙古族宗教信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6 曲珍;藏族传统文化对藏区公共治理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耿尕卓玛;藏区僧人的大众媒介接触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刘彪;文化研究视阈下的甘南文学[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雪菲;当下社会藏族服饰文化态势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10 冯江涛;藏传佛教世俗化下的年轻僧人生活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文雯,赵彦玲;济南市玉绣河沿岸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其优化措施[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2 李自然;;试谈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及其保护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1期
3 罗鹏,裴盛基,许建初;云南的圣境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J];山地学报;2001年04期
4 王巧红,宫渊波,陈林武,沈迪玉,王海英;四川盆周低山暴雨区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生物多样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5年06期
5 邹莉,谢宗强,欧晓昆;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J];生物多样性;2005年01期
6 吴兆录,周鸿;龙山森林传统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J];思想战线;1997年03期
7 宋洪涛;张劲峰;田昆;郭华;陈华丽;刘忠杰;薛阳富;;滇西北亚高山地区黄背栎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林地土壤化学响应[J];西部林业科学;2007年02期
8 戴波,吕汇慧,周鸿;喀斯特地区撒尼密枝林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价值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家方;;论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互动关系[J];学术研究;2007年03期
2 乔虹;;翻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3 王欢;;论广告与媒介的互动关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5期
4 林欣杰;;颠覆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 新媒体科技的思考[J];设计;2011年02期
5 鄂晓平;试论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关系[J];道德与文明;1997年02期
6 朱英;论清末民初社会对国家的回应与制衡——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新型互动关系系列研究之二[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7 李晓雯;浅析科技与道德的互动关系[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廖向东;;论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田学军;;批评以及策略批评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龚乾;;西安园艺博览会举办与西安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振红;;试论汉代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骆贤凤;;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蔡正发;;试论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互动关系[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玉清;;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美的互动关系[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何辛幸;;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的互动关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穆新伟;;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资源需求互动关系探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郑振满;;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伏耀祖;;从积极老龄化战略与学习型社会的一致性和互动关系看其重大意义[A];积极老龄化战略与高智力老龄人才资源开发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束锡红;廖力君;;生态环境变迁与宁夏农牧经济区域开发互动关系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10 刘志新;贾宁;;沪铜期现货市场波动率的互动关系研究及国际比较[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岳;消费群体的互动关系很像农民[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杨泽娟;村民自治与农村宗族的互动关系研究[N];人民日报;2005年
3 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鑫生;领导与管理互动关系溯源[N];北京日报;2012年
4 通讯员 祖先海;构建法官律师互动关系[N];天津政法报;2014年
5 王伟健;长沙推行“成长伙伴”服务[N];人民日报;2007年
6 首钢总公司总经济师;毛武: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互动关系[N];科技日报;2001年
7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 陈亮;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初探[N];法制生活报;2013年
8 沈维宁 赵春学;现实与虚拟 资本的一对孪生子[N];国际金融报;2000年
9 洛阳白马集团党委副书记 王化斌;个体学习与“学习型企业”[N];中国纺织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龙飞;投资:结构要优化 力度须加大[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晶晶;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超波;行业协会与政府互动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慧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飞飞;祭祖仪式与宗族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4 顾迎天;基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政社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秋银;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彭莹;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7 彭梦瑶;恩格斯文艺与宗教互动性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8 贾丽娜;审计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朱妮;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薛英;中国房地产周期及与宏观经济间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7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2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