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交融与结构的交替——中国穆斯林朝觐及圣人花园仪式过程的主体性实践

发布时间:2018-03-28 06:36

  本文选题:交融与结构 切入点:圣人花园 出处:《回族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中国穆斯林远离家乡近40天的朝觐过程,并不是与日常生活的错位,而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程序进行时间安排、完成"五功"的日常化行为。本文通过对朝觐过程、朝觐归来的迎接、朝觐之后的生活以及圣人花园的仪式过程等文化事项进行分析,表明穆斯林朝觐的仪式过程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秩序化体现,而不存在交融和阈限状态,也没有结构与反结构的意义象征,更没有脱离与回归的过程。
[Abstract]:The nearly 40 days of pilgrimage by Chinese Muslims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 is not a dislocation of daily life, but a strict arrangement of ti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s prescribed by Islam to complete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five kung ku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ch cultural matters as the reception of the return of the Hajj, the life after the Hajj and the ritual process in the garden of the sai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ritual process of the Muslim pilgrimage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order of daily life, and that there is no state of blending and threshold. There is no symbol of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much less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 and return.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回族与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SH030)
【分类号】:B9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文笔;马鑫;;论回族穆斯林的“接哈吉”仪式[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2 郑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张建芳;敏俊卿;;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化特征[J];中国宗教;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解佳;;诺贝特·埃利亚斯思想研究及反思[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沙彦奋;;西北回族社区“尔麦里”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斐;张荣华;;文化共同体:基于大学活动性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田丰韶;;改造与救赎:日常生活理论视野下的微观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J];社会工作;2013年02期

5 丁瑜;李会;;住院康复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充权 一个广州的个案研究[J];社会;2013年04期

6 郑震;;孙本文的文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J];中国研究;2012年01期

7 张沁洁;;农村妇女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评价——以广东农村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张沁洁;;农村妇女的日常沟通研究——以广东农村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海鹰;社会学视野下中国设计的现代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杨文笔;裂变与调适中的传统[D];兰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晓琳;昌吉回族女性朝觐的人类学研究—女阿吉群体的个案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沙彦奋;三营回族社区变迁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3 韩淑云;朝觐与女哈吉[D];兰州大学;2010年

4 刘先颖;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述评[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王芳芳;“我”、家人与毒品—复吸者眼中的家庭关系探究[D];中山大学;2012年

6 张馨月;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13年

7 梁艳;论冯小刚电影中市民文化价值形态的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慧芳;张家川宣化冈拱北“尔曼里”仪式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穆斯林》1993年总目录[J];中国穆斯林;1993年06期

2 张学军;卷中情——献给中国穆斯林兄弟:尤素福·陈进惠、萨里赫·李文彩[J];中国穆斯林;1999年02期

3 马锦丹;;回望千年[J];中国穆斯林;2006年04期

4 ;叶小文局长在《中国穆斯林》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穆斯林;2007年05期

5 陈红星;;在庆祝《中国穆斯林》创刊5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J];中国穆斯林;2007年05期

6 田悦阳;;庆祝《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50周年[J];中国宗教;2007年09期

7 马善义;友好的访问 兄弟的情谊——记中国穆斯林友好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J];中国穆斯林;1983年04期

8 马文;中国穆斯林代表团访问韩国[J];中国穆斯林;2001年06期

9 胡振华;;热烈的祝贺 诚挚的期盼——为《中国穆斯林》50华诞而作[J];中国穆斯林;2007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卷首语[J];中国穆斯林;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桂萍;;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穆斯林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经验[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赵国军;;当代中国穆斯林的一个话语平台——《穆斯林通讯》现象关注[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伍德勤;;伊斯兰教对旧中国穆斯林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高占福;;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宗教文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5 贾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谈谈陈埭和百奇两地祠堂[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丁克家;;试论伊斯兰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穆斯林艺术观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高占福;;走向进步与发展的中国伊斯兰教——纪念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丁俊;;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9 余振贵;;团结进步 两世吉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教务工作五十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陈达生;;伊斯兰教早期传入福州考[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耀 通讯员 马志明;我州赴沙特朝觐穆斯林启程[N];大理日报(汉);2007年

2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丁钰梅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敏俊卿;阿拉伯语借词与中国穆斯林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王夕;中国穆斯林:麦加朝觐增多[N];北京科技报;2008年

4 本版编辑邋方铎 肖俊仁;科学发展时不我待 共建和谐义不容辞[N];民族日报;2008年

5 海宝明;爱国爱教的传播与诠释[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汪昱廷邋杨凤岗;伊斯兰教影响着中国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吴艳;西道堂临夏麻场清真寺礼拜大殿落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8 敏俊卿邋吴艳 敏贤良;西道堂:“乌玛”思想的实践者[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张敏;中国伊协召开“纪念张杰归真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记者 张广艳;陈广元大阿訇手书石刻《古兰经》告竣[N];中国民族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君君;毕敬士与基督教在中国穆斯林中的传教活动(1926-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旭俊;伊斯兰教入华时间考略[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燕;伊斯兰慈善理念及其对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4 张春英;知味墨与中国基督教的穆斯林宣教事业[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娟;伊斯兰家庭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买利军;伊斯兰新文化运动与近代穆斯林知识分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海敬;儒家和中国伊斯兰教“忠孝观”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马兰酶;伊斯兰真一观及其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玮;蒋郁如苏菲学理与苏菲实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10 韩淑云;朝觐与女哈吉[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5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75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