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三个“教徒世家”看基督教对城市家庭的影响——兼论城市基督徒社会地位的演变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31 04:01

  本文选题:基督徒 切入点:家庭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选取四川城市三个著名教徒世家,探索家族的谱系,追踪基督信仰的起因、背景,对基督教在家族内的下传关系、以及在姻亲中外延过程,加以分析描绘;对家庭中的重要人物,关于他们"学界代表"、"宗教领袖"、"社会精英"等头衔,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怎样的演变中收获的,据此对城市基督徒在社会阶层中的角色地位加以评价。
[Abstract]:This article selects three famous religious families in Sichuan city to explore the genealogy of the family, to trace the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the Christian faith, to analyze and depict the relationship of Christianity in the family and the extension process among the in-laws.To the important persons in the family, about their titles of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religious leaders", "social elites" and so on, under what conditions and how to gain in the evolution, the role status of urban Christians in the social stratum is evaluated accordingl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B9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念文;清末在华教会、传教士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述略[J];晋阳学刊;2002年03期

2 秦和平;对清季四川社会变迁与袍哥滋生的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邓常春;晚清四川教务教案视野中的官绅民教及其互动(1860-1911)[D];四川大学;2005年

4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广军;西教知识的传播与晚清士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苗鸣宇;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法制之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海霞;义和团档案史料编纂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俊杰;晚清民夷冲突探析(1842-1900)[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蒲娟;近代四川地区天主教与基督教研究(1840-1919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高照亭;晚清昭信股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伦胜;;生活,信仰的体现[J];天风;2009年03期

2 陈赛英;主爱救我[J];天风;1995年03期

3 利剑;警惕“实际神”残忍[J];天风;2004年03期

4 李成义;;新年新见证[J];天风;2007年02期

5 邓灵勇;;光照人前[J];天风;2010年11期

6 顾耀濂;;享受永远的平安——怀念爱妻言静[J];天风;2002年01期

7 朱恩慧;;美丽的心灵[J];天风;2006年06期

8 李昕;;集体行动的人类学阐释——以云南富民芭蕉箐基督徒为例[J];思想战线;2009年03期

9 黄平;;基督的爱激励我[J];天风;2006年19期

10 孙长征;捐资助学 荣神益人——记长春市 双阳区基督徒帮困扶贫活动[J];天风;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聪辉;;道教与台湾家庭的关系[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廖琴芳;;试论《圣经》中盐的功能和基督徒在世上的功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3 宫玉宽;;贵州省赫章县少数民族基督教现状[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4 李华伟;;基督徒的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模式——从理念与符号的视角来探讨豫西李村基督徒在葬礼上的冲突与调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徐_";;从《圣经》看门徒会的非基督教性质[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梅康钧;;论近代殖民侵略历史中的教会觉醒——基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历史起因的分析(1840-1949)[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化;;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发起原因研究[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裴连山;;从传教运动看中国教会神学思想演变[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苗建寅;魏玉琴;;宋庆龄与基督教[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10 高峰;;宣教与中国教会的自我性[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 李向平 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 杨凤岗;基督教伦理与社会信任的关系建构[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林戊荪;无神论者和基督徒的对话[N];文学报;2006年

3 康志杰;当代天主教礼仪文化的特点[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上海市基督教育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傅先伟;积极引导基督徒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N];联合时报;2008年

5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夏继果;13世纪:有这样一场宗教辩论[N];光明日报;2011年

6 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学研究中心 李向平;当代中国“老板”的信仰与信仰实践[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魏德东;东海宗教笔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林臣波;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可以通婚吗?[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马丽;中国基督徒有多少[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本报书评人 陈蓉霞;一名科学家 何以能同时是基督徒?[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曹月如;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明;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10 李瑞虹;萝斯玛丽·雷德福·鲁塞尔的生态女性主义神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怡;基督徒文化资本的重塑[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杨艳;转型期小城镇基督徒信仰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沈洋;基督徒的宗教性:概念、结构与测量[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孟玲;农村社区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建康;基督徒精神幸福及其与宗教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嵇勇;社会变迁中的乡村基督徒[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卫平;信息社会青年基督徒的信仰生活[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杰克;“罪”的负重:华东某村基督徒反偶像崇拜的田野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晶;生存意义的寻求[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9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89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