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与世俗:转型期阿訇社会角色变迁研究——基于对宁夏海原县的调查
本文选题:阿訇 + 社会角色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阿訇是传统回族社会的宗教领头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回族社会出现世俗化倾向,阿訇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徘徊在神圣与世俗之间。以社会角色理论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基于对宁夏海原县阿訇、教民的调查和访谈,分析阿訇社会角色变化具体状况,并从收入、社会声望、人才供求等角度探究了变迁的直接原因,可以看出深层原因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现代教育普及等。基于此,一方面要正确认识阿訇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要改革经堂教育体制,保障阿訇合法的劳动权益,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Abstract]:Imam is the religious leader of the traditional Hui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uslim society has a secularization tendency, and the role of imams has also changed, wandering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secula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role and Weber's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of imams and religious people in Haiyuan County of Ningxi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hanges of imams' social roles,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imams' social roles in terms of income and social presti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rect causes of the changes, an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deep cause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refine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ational flow of imam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reform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Jingtang, protect the imams' legitimate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give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relig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分类号】:B9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熊威;白关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的纠纷解决——以一个生活于广州的青海化隆籍“阿訇”为中心的考察[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马强;胡群琼;;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阿訇面临的挑战与使命[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3 马宗保,金英花;乡村回族社区的权力结构及其功能——以宁夏南部的单家集村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4 李路路;;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J];社会学研究;2012年02期
5 马强;20世纪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历史反思[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陈荣富;;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世俗化理论——兼评伯格的“非世俗化”理论[J];学术月刊;2007年10期
7 陈怀松;;宗教世俗化及其社会根源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艾尤布;阿訇在穆斯林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穆斯林;1996年05期
9 马春平;;经堂教育存在问题述略[J];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传慧;田奇恒;;被征地农民的群体分化与社区融合——以重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王春光;;人力资本的获得与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一种立足于制度视角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东松;胡建国;赵卫华;李晓婷;;科技进步与北京社会阶层结构变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王雪峰;肖锋;高力翔;;当代中国阶层分化体育观众培养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陈金英;柳建庆;赵瑞国;;中国篮球教练员职业声望及社会特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姚伟;;从制度结构转型看我国社会分层研究[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7 张荣艳;;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生命力[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8 谷学儒;;解析《圣洁百合》中科技发展与当代美国人宗教观的关系[J];长城;2011年12期
9 黄建新;;农民职业流动: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10 柏洋;;居民消费性质辨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与国民教育的互动关系——以宁夏同心县豫海镇和韦州镇为个案[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王寅;关华;;南京主城商圈的空间差异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文丹;;北京路商圈与上下九路商圈发展演变与对策[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其敏;;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以回族阿拉伯语学校为个案[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5 周文;赵方;;改革的逻辑:从市场体制到市场社会[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丽娜;当代台湾地区精英嬗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鹏;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9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觉醒;人间佛教的新形式[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康健;婚姻法中社会性别意识变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松松;户籍制度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孔令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群体满意度的差异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修芳;社会博弈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迪;家庭背景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博;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群众工作路径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丽新;开心网的传播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施磊;留守儿童的被害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俊;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2 丁俊;;盖尔达维的中间主义思想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3期
3 刘科;;群体性事件敲响警钟 民主化解过激情绪[J];共产党员;2009年06期
4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黄语生;变化中的价值观: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6年03期
5 马太·多冈,仕琦;西欧宗教信仰的式微[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6年03期
6 马惠萍;回族教育的当代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7 丁明俊;论马福祥在现代回族文化教育史上的地位[J];回族研究;1998年04期
8 马明良;回族经堂教育之得失及其出路[J];回族研究;1998年04期
9 马明良;西北回族、撒拉族经堂教育及其历史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03期
10 高鉴国;美国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方法[J];社会;200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燕;回族经堂教育教材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2 周丽娅;优素福·格尔达威“中正”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泰;;以文字为据看女性的社会角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援;漫谈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J];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3 欧阳(山仑);角色心理分析[J];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03期
4 闫丽杰;超社会角色与人物性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陈秉公;;“角色道德”的价值和功能[J];世纪论评;1998年Z1期
6 孟剑飞;;传承者·引领者·批评者——浅析设计师的社会角色[J];美术大观;2014年02期
7 胡雪莹;武环静;;大学生自觉性的培养探悉[J];黑龙江史志;2014年01期
8 乔梁;城市老年人社会角色变迁过程与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9 陈小建;情绪、社会角色与人生[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10 王芳妮;;“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怀阳;张新慧;;社会角色对自己能力及他人判断的影响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冯玲;刘玉凤;;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角色转换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唐建敏;张苏;;文化价值观与社会角色行为的预测[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明华;朱惠玲;;对完善烈士纪念馆社会角色的实践与思考[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肖川;;校长的职责与境界[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娜;何贵兵;;基于社会角色和权力监督的视角的关系与分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晓燕;;女性消费者社会角色:一个量表的开发[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陶琦;;生活的艺术化解婚姻的矛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国喜;退休老人应主动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 副所长 余逸群;新生代:社会角色严重错位[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喻中;法律人的社会角色[N];检察日报;2011年
4 董之鹰;在社会角色转换中实现新的价值[N];中国人口报;2006年
5 记者 陈敏;学生都有个虚拟的社会角色[N];宁波日报;2008年
6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田秀云 薛晓萍;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N];光明日报;2011年
7 李近远;防止认知“符号化”[N];甘肃日报;2010年
8 孙兴民;在时代的变迁中[N];人民日报;2007年
9 亚心;择偶标准反映时代变化[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董之鹰;老年人社会角色转换的价值判断[N];中国人口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社会角色演变考察[D];广西大学;2014年
2 周春涛;新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历史作用[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敏哲;对80后社会角色担当问题的思考[D];山西大学;2011年
4 郑义;城市退休老年人社会角色调适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王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角色转换的困境和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张璐嘉;中日媒体在演艺名人失范报道中的社会角色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鲁静;社会角色的装扮艺术[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8 王姗;教师社会角色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振森;中国当下知识分子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角色[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10 林茂;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话语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52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5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