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互动分析
本文选题:宗教认同 + 公民身份 ; 参考:《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02期
【摘要】: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大都面临着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现实,这就形成了以宗教为载体的次级共同体与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统一国家共同体之间相互融合,不断调适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公民群体在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认同取向的时候进行身份选择的情形,其要点在于"宗教多元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统一的平衡关系问题"。而在此身份选择的进程中,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体双元"互动模式,即以利益-制度关系为基础赞同与否互动和以文化-心理关系为基础的归属与否互动。
[Abstract]: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ost modern coun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of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religions, which form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condary community with religion as the carrier and the unified national community with citizenship as the carrier. The direct manifestation is that when citizens have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multiple identity orientations, their main points are "the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pluralistic civil society and national unity". In the process of choosing this identity, religious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identity form the "one body" interaction mode, that is, the interaction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est and instit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is the basis of ownership or no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B91-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希恩;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琦;;继承与超越——“和谐世界”思想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2 李继武;;资本与市场经济联姻和现代化的二律背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任岳鹏;;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之关联[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钟林;;现代性的危机与拯救——谈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翟志勇;;哈贝马斯论域中的法律与道德[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9 赵明;;经济的全球化与人权的普遍性——论通向世界和平秩序之法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10 刘丽霞;杨雷;;现代性与俄罗斯的“反乌托邦”文学——以扎米亚京的《我们》为中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裴晓丽;论现代性的合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阮晨欢;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公民意识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5 钱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动因、困境及前景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金新;效忠转移的困境[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文鹏;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商谈限度[D];西南大学;2011年
8 武祥天;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政治诉求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11年
9 陈媛媛;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中外文摘;2012年09期
2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文苑;2012年04期
3 顾成敏;;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演进[J];开封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姚新勇;;还繁荣创造者的公民身份[J];粤海风;2003年03期
5 欧阳景根;;建构中国的公民身份理论:作为一种内化伦理的积极公民身份的建设[J];晋阳学刊;2008年03期
6 夏瑛;;理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理想、权利与现实[J];现代哲学;2013年06期
7 Uta Staiger;顾悦;;欧盟政策中的文化与公民身份[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5期
8 郭台辉;;Citizenship的内涵检视及其在汉语界的表述语境[J];学海;2009年03期
9 朱天培;吴杰;;公民身份的历史语境与当代困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节选)[J];名作欣赏;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孟山;公民身份:西方与中国的时空错异[N];华夏时报;2010年
2 迈克尔·J.桑德尔 王佳祺 编译整理;公民身份:面向世界的认同与表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冯玉军;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身份”困境[N];检察日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重新思考女性主义公民身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东方社会的公民身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绿 编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公民身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岳明珠;“婚姻状态”脱离公民身份标签尚需慎重[N];中国商报;2013年
8 英国开放大学教授 恩靳·F·艾辛 郭忠华 译;公民身份行为在不同行动中得以实现[N];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陈小方;美海外居民纷纷放弃美国公民身份[N];法制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胡光耀;放宽移民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海荣;关于公民身份行为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和雪;公民身份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吴晓;公民身份理论视角下的马克思公民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李君静;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6 李佳雯;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严俊;西方公民身份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欢欢;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中国人身份的讨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少飞;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的公民身份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孟超;论我国公民身份认同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4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6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