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教心灵哲学的“发现”与探索:基于《楞严经》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17 14:34

  本文选题:真心 + 妄心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相对于世间的心理学、心灵哲学来说,乃至相对于得到了极大发展、成就卓著的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来说,佛教的心灵哲学确有自己超越和殊胜的一面。它既涉及了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广泛论题,如心的本质、现象学性质等,又提出了独特的问题,如心与解脱的关系、真心与妄心的关系等,并建构了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就特点而言,它有两个维度和三大发现,两个维度即不可说的维度和可说的维度,三大发现分别是,第一,发现了常见的心理现象后还隐藏着一种"真心",第二,在人们注意到的表层心理现象之外又发现了许多没有为人们注意到的深层心理,如第八识、无明、第九识等,第三,除了自在的心理现象之外,认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着以现象学真心和妄心表现出来的高阶心理现象。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nd even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philosophy of mi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of Buddhism has its own transcendence and superiority. It not only involves the extensive topic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of mind, such as the essence of mind, the nature of phenomenology and so on, but also puts forward the unique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and libe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cerity and conceit and so on, and constructs its own discourse and theoretical system. As far as characteristics are concerned, it has two dimensions and three major findings, two dimensions are unspeakable dimensions and the three major findings are: first, after discovering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ere is a kind of "sincerity", second, In addition to the superfi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that people notice, there are many deep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that are not noticed by people, such as the eighth consciousness, the ignorance, the ninth consciousness, and the third, in addi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freedom,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re are high-order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expressed in phenomenological sincerity and conceit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分类号】:B9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热风;当代心灵哲学[J];世界哲学;2002年03期

2 高新民;广义心灵哲学论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田平;心灵哲学[J];哲学译丛;2000年04期

4 高新民;解释与解构——丹尼特的心灵哲学及其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李似珍;;心灵哲学视阈下的中国哲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高新民;吴胜锋;;泛心论及其在当代心灵哲学中的复兴[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乔楚;;心灵哲学概览[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2期

8 高新民;;当代心灵哲学中的前沿问题研究(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9 董国安;;“当代科学哲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及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4期

10 高新民;;当代心灵哲学中的前沿问题研究(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步楼;;J·塞尔的实在论及其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回应[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哲学研究所 高新民;心灵哲学:哲学的“后起之秀”[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谢方;心灵哲学用科学精神审视心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上海大学 张敏;“心灵哲学”,还是“精神哲学”?[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赵斌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反转地球”实验拯救“强表征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姝彦;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中的意向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庆懿;约翰·塞尔心灵哲学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郝钊森;普特南心灵哲学的演进路向[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沈学君;他心问题及其解答[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媛君;泛心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伟杰;赖尔行为主义的心灵哲学探析[D];山西大学;2013年

6 申归云;论赖尔的行为主义对他心问题的消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俊杰;心灵哲学视阈下的笛卡尔心身关系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0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