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老僧已死成新塔——略论禅林僧塔之体制及其丧葬文化观念

发布时间:2018-05-29 20:43

  本文选题:禅宗 + 僧塔体制 ; 参考:《宗教学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佛教禅宗的建塔制度及其有关生死丧葬等文化观念。禅林之塔可分为祖塔和普同塔两种,前者为祖师个人入葬之塔,后者为众亡僧骨灰合葬之塔。普同塔之制体现了百丈清规蕴藏的众僧生死平等的精神,而祖塔之制在后世则受世俗皇权和儒家观念的影响日益等级化。禅林中两种丧葬观念的冲突,一边是精进修行的禅师对百丈怀海生死平等观念的守护与坚持,一边是热心宗教事务、扩充禅宗势力的禅师对世俗儒家等级丧葬制度的认同与仿效。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system of building pagoda and the cultural concepts of death, death and funeral in Zen Buddhism. Zen forest pagod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ancestral pagoda and the Putong tower. The former is the pagoda of the personal burial of the ancestors, the latter is the tower where all the dead monks are buried together. The system of Pu Tong Tower embodies the spirit of equality of life and death of monks contained in the hundred Zhang Qing rules, while the system of ancestral pagodas is increasingly hierarchica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cular imperial power and Confucianism.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funeral concepts in the Zen forest is the guard and persistence of the diligent Zen master to the idea of equality of life and death between the hundred Zhang and Huaihai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zeal for religious affairs on the other. The Zen Master, who expanded the Zen influence, recognized and emulated the secular Confucian hierarchy funeral system.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B948;K892.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家胜;;池州区域文化资源中的教学价值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涂清花;陆美娟;;禅:另一只眼看张爱玲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沈氏雪娥;;《坛经》版本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石庆国;;浅论王昌龄之禅诗[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丸井宪;日本早期"五山汉文学"渊源之探讨——以中国宋元代"禅文化"东传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程小平;;试析禅宗语境中的严羽诗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龙先东;宗杲看话禅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沈剑博;;东坡词佛禅风神略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贺剑飞;;佛教禅宗与李白诗风[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龙志坚;人,诗意地栖居——论诗人林黛玉[J];船山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贾晋华;;古典禅与人间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康保成;;禅宗仪式与戏剧形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彻;王];朱春福;;试论农禅思想对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的启示作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安希孟;;“有”还是“无”断想[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七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涛;古代域外普贤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彭肜;中国佛教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娜;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海军;志磐<佛祖统纪>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福明;虚云大师禅学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兰;元代河南佛教[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琦;武汉归元禅寺空间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9 袁朝伟;《宗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玉姬;《坛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裕锴;;老僧已死成新塔——略论禅林僧塔之体制及其丧葬文化观念[J];宗教学研究;2013年03期

2 孙太初;明初流寓云南的日本僧人[J];思想战线;1980年03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952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52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