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信仰之联合宫庙初探——以漳州浦头港“东岗祖宫”为个案
本文选题:联合宫庙 + 闽南民间信仰 ; 参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闽南民间信仰得以复兴,宫庙兴修与重建显得繁复而从容,然而,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剧,土地资源逐渐升值与紧张,促使了闽南民间信仰再次发生了变迁。其中,城镇中的民间信仰宫庙首当其冲,其迁建已经迥异于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原庙重建的复兴态势,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变迁形式。而漳州浦头港东岗祖宫的迁建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都市化背景下闽南民间信仰变迁的最新形式——"联合宫庙"的产生,由此得以管窥闽南民间信仰未来发展的某种态势。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olk belief in Minnan has been revived, and the buil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ace and temple have become complicated and relaxed. However,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land resources have gradually appreciated and become tense, which has prompted the folk belief in the south of Fujian to change again. Among them, the folk belief in the town of Palace Temple bear the brunt, its relocation and construction has been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Temple of Folk belief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ppeared various forms of change. To some extent, the contents of the relocation of the East Gangzu Palace in the Port of Putou in Zhangzhou repres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emergence of the United Palace Temple, the newest form of folk belief change in southern Fuji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From this can peek at the Minnan folk belief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certain situation.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分类号】:B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严春宝;;多神合一与宗教和谐——新加坡联合庙(宫)现象透视[J];中国宗教;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帆;地方政府与地方城镇发展——城市规划难以回避的一个体制问题[J];城市规划;2003年11期
2 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3 杨帆,陈秉钊;相对公平与整体效益最大化——上海大都市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的问题与出路[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5期
4 沈清基;刘波;;都市人类学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5 周大鸣;;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由中国城市发展史看中国城市的规划理念[J];都市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6 曾菊新,冯娟,蔡靖方;论西部地区的城镇网络化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1期
7 刘涛;李筱文;;曾经沧海难为水——美国瑶族的文化认同[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梅方权,郑慧华,肖美平;珠江三角洲富裕农村 “主观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彭yN飞;;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刍议——北京某社区纠纷状况的分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黄世杰,李安泉;社区发展与外来人口管理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增刚;夏永侠;;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移民安置点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吴大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的几点思考[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3 徐杰舜;;中华民族“国族”地位确立的思考[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4 秦红增;;文化农民:新世纪乡村发展的主导者[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5 孙九霞;;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6 周大鸣;;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由中国城市发展史看中国城市的规划理念[A];都市文化研究(第2辑)——都市、帝国与先知[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崔敬昊;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王斌;意义与结构[D];暨南大学;2003年
6 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D];四川大学;2003年
7 衡孝庆;现代性视域中的城市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余冰;西街社会[D];中山大学;2008年
10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范存霞;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娄平胜;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牛燕军;城市化背景下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邵壮;乡村旅游与乡村都市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宏宇;经济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朱建省;中国当代城市景观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朴善镜;当代维吾尔女性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斌;当代都市小说的审美流变(85-)[D];暨南大学;2000年
10 祝影;文化视野中的城乡发展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段凌平;;闽南民间信仰研究的理性探索——评郑镛新著《闽南民间诸神探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陈桂炳;;闽南民间信仰对促进汉畲民族关系和谐的积极作用[J];宗教与民族;2012年00期
3 黄洁琼;唐宋闽南民间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张冬菊;;漆线雕与闽南民间信仰[J];福建文博;2013年01期
5 钟建华;;闽南民间信仰之联合宫庙初探——以漳州浦头港“东岗祖宫”为个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彭维斌;;从百越巫鬼信仰到汉式佛道宗教——闽南民间信仰历史变迁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幼雄;朱学群;;闽南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连心豪;;闽南民间信仰是维系海外“三胞”的精神纽带桥梁[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3 郑政;;试论闽南民间信仰文化中的感恩精神[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连心豪;;闽南民间信仰是维系海外“三胞”的精神纽带桥梁[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5 陈桂炳;;闽南民间信仰对促进汉畲民族关系和谐的积极作用[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6 何乃川;;从厦门何厝顺济宫看闽南民间信仰与现实意义[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贤明;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本文编号:1985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8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