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华人宗教传播:泰北德教团体创建考

发布时间:2018-06-06 08:04

  本文选题:德教 + 泰北 ; 参考:《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本文以泰国北部地区清莱、喃邦二府三家德教团体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中所收集的特刊、乩文、碑刻、回忆录等泰国华人文献及口述史料,勾勒这三家德教团体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创建与传播的历史过程与具体机制,试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华人宗教传播的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three areas of Tsing-lai and Erfu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ail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pplies the literature and o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ai Chinese such as special periodicals, spiritual inscriptions, inscriptions and memoirs collected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specific mechanism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se three German religious group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al network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religion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海外华人宗教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批准号:12YJC7700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中国传统宗教的关系研究”(批准号:10BZJ02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景熙;;德教海外扬教与“香叻暹汕”贸易体系[J];海交史研究;2008年01期

2 吉原和男;黄蕴;;东南亚华人德教述论——以儒教为切入点[J];思想战线;2009年05期

3 心影;世界宗教研究所“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学术考察团”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军;;宣尼南渡与橘枳之变——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研究述评[J];台州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群锋;南洋德教总会研究(1956-1995)[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榭熙,岳峰;19世纪中期(1835—1860)华人浸信会教民的曼谷—香港—潮州跨国网络[J];东南学术;2002年01期

2 华方田;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德教的历史与现状[J];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2期

3 王绵长;泰国华商:开创南北行及其对香港转口贸易的贡献[J];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都强;;转型进程中的印尼华人社会:现状、问题与前景[J];当代亚太;2006年01期

2 范宏贵;;缅甸华侨华人社会随笔[J];八桂侨刊;2006年02期

3 张慧梅;刘宏;;20世纪中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J];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4 乔印伟;黄小坚;;海外华人社会的变迁[J];人民论坛;2007年04期

5 覃翊;;当代越南华人社会研究[J];世界民族;2009年02期

6 雷雨;;《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01期

7 陈丙先;;木姐华人社会的形成[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8 刘宏;侯佳奇;;当代英国华人社会与政治参与:以2010年大选为中心[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9 健文;;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J];民族译丛;1986年03期

10 陈超逯;战后中外学者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简介[J];东南亚研究;198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昭芳;;华人社会食品中毒面面观[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邓昭芳;;华人社会临床毒物学之概观[A];海峡两岸第三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俞云平;;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血缘地缘纽带[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傅唤民;;“紫云黄”祖地风情[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杨锦麟;;中国人国际形象塑造的困难与挑战[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袁艳;;试论墨西卡利华人社会的兴起(1902—1937)[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郭志超;;旅菲清真五姓[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俞云平;;五缘文化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蔡铁民;;闽南侨胞乡情流变[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吴煜煜;;谈华侨华人的血缘地缘纽带[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意大利 华人在经济建设中作用受赞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谢培康;意大利经济建设中华人社会的作用受到赞誉[N];中国贸易报;2009年

3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 周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刘宏;海外华人社会呈现不同发展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刘畅;黄孟复认为华商大会是联络华人社会的纽带[N];人民日报;2007年

5 陈福郎;简评《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办好《华商时报》,反映华人心声[N];光明日报;2012年

7 南若然;“00后”中国新移民迈入“拼”时代[N];团结报;2014年

8 张红;海外华人安全再引关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丕屹;违法:受伤的是自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子默;同胞何必频相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洪源善;当代泰国与印尼华人社会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未醉;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1923-1999)[D];暨南大学;2006年

3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4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梁忠;马来西亚政府华人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从泰国政府政策看当地华人社会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华;稳固的边缘:老挝华人社会的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3 杨好春;吧城华人社会奴婢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余迅翎;东华医院与近代香港华人社会[D];暨南大学;2008年

5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6 王晓艳;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1848-194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艳;二战后泰国与缅甸华人社会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蒲晶;从《公案簿》看18-19世纪印尼巴达维亚华人社会[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友群;美加华人社会融入性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华昆;日本新华人社会适应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5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85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