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中的意义
[Abstract]:The charm of religion lies in obtaining a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life a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belief of the gods. This interpretation is strengthened by the form of sensual integration of reason, which enables people to acquire super-stabl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energy, and Buddhism, characterized by "self-purification of its heart".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at this point. The basic teachings of Buddhism (the four essentials, 12 karma, the theory of samsara retribution) and Mahayana Buddhism's view of consciousness, together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of life and death, together with the view of destiny, constitute the universal beliefs and belief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t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have in common is that they both believe that consciousness originates from the unconscious. And divide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into three levels: only learning divides the hearts of sentient beings into "heart", "meaning" and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order from deep to shallow; similarly, Freud divided the human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nto three levels: "ego", "ego" and "superego", while Jung divided the spirit into three levels: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 unconsciou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静;王莉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案例分析的八大要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2 李向平;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J];佛学研究;1995年00期
3 贾题韬;;论开悟 第六讲 唯识学的开悟(中)[J];法音;1989年08期
4 西妙;;佛教的醒世智慧[J];法音;1991年07期
5 杨维中;;佛教的生死观与命运观[J];世界宗教文化;2007年02期
6 黄夏年,陈科;建立慈氏学的人:访韩镜清教授[J];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04期
7 胡晓光;唯识学“四缘”义略疏[J];法音;2002年01期
8 许又新;心理治疗现状的简短述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1期
9 黄夏年;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10 李安;;佛法的基本教义[J];法音;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立;;佛教心理学与作为心理学的佛教[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尤娜;;梦的理论与治疗的艺术——一个比较的框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姜兆萍;;心理治疗中的诊断分类问题[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4 常乐文;;揭穿“法轮功”“发正念”的邪恶本质[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文慧;;一例八年心因性失语症的心理治疗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魏喜兰;;浅谈心理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于宗富;张朝;;认识疗法治疗“网络成瘾障碍”一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映椿;;35例郁症心理治疗分析[A];湖北民政医学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于丽娟;;浅谈理疗科慢性病人的心理治疗的要点[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吴汉荣;;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治疗个案报告[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刚;上海专业心理治疗师不足两百人[N];解放日报;2008年
2 李小龙;心理治疗与文化快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蓝有林;医院、高校联手译制“心理治疗核心概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李立安;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王富金;佛教的流传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琼玲;灵山梵宫开启大门[N];无锡日报;2008年
7 吴国瑜;梵净山佛教活动对黔东北地区傩文化的影响[N];铜仁日报;2008年
8 兢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平稳推进[N];无锡日报;2009年
9 杨凤岗;北美华人佛教的本土化[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无戒无法不是真正的佛教僧徒[N];西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沛超;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广良;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祁伟;佛教山居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朴均吉;玄奘与韩半岛佛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赵振强;《心经》四宗注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秦e,
本文编号:2199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9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