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
[Abstract]:The reincarnation of living Buddha is a unique inheritance system of Tibetan Buddhism. For more than 700 years from the 13 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the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ed into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system. The living Buddha refers to a special group of Tibetan Buddhism produced by reincarnation. Some living Buddhas enjoy high religious prestige in areas such as Mongolia and Tibet, and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ibetan Buddhism. Gradually formed a number of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integration of local regimes.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incarnation of the living Buddha and managed it, forming a complete set of historical customiz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ion, the evolution of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ion system, the historical customization of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ion and the reincarnation of living Buddha in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
【分类号】:B94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苗;喜饶尼玛;;止步于“屡现曙光”缘由之探析——试析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若干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海兵;;1930年代的康、青、藏战争——边政、权力和地方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3 孙镇平;清末西藏治外法权的确立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祝勇;;刀与佛(散文)[J];边疆文学;2009年01期
5 宋黎明;;西姆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述略[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6 江平,李佐民,宋盈亭,辛文波;西藏佛教界的爱国主义传统[J];中国藏学;1996年02期
7 马戎;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J];中国藏学;1998年02期
8 喜饶尼玛;民国时期西藏驻京总代表贡觉仲尼评述[J];中国藏学;2000年01期
9 廖祖桂,李永昌,李鹏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版本考略(一)[J];中国藏学;2004年02期
10 周源;再论西姆拉会议[J];中国藏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和靖;;从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史看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5 许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D];兰州大学;2007年
6 徐百永;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及其实施研究(1927-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娟;1616年至1959年的不丹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新满;西藏寺院壁画中的体育考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查斌;从神圣走向世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婷婷;西藏分裂主义与西姆拉会议[D];兰州大学;2011年
4 赵乌吉斯古楞;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内蒙古的活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樊志强;林丹汗败亡原因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马丹丹;蒙藏委员会与蒙藏事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玉剑;操控理论下《中美联合声明》汉译本的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曹培;和硕特蒙古在藏史事述论[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9 白虹洋;华锐石门寺历史与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罗莉;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对西藏地方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嘎·达哇才仁;;论藏传佛教活佛等级制度[J];中国藏学;2011年S1期
2 程刚;;西藏活佛转世之路[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年04期
3 辛花;活佛怎样转世?[J];中国民族;1989年03期
4 刘宝银;活佛转世与金瓶掣签[J];中国民族;1989年03期
5 长城;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十年[J];文史精华;2005年10期
6 金志国;;目睹金瓶掣签[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6年01期
7 孔萨益多;;难忘的拜见[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6年01期
8 阿灵;;漫话活佛[J];民族大家庭;1997年02期
9 曲青山;;对历辈达赖喇嘛转世等问题的探讨(上)[J];青海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10 于洪;张双志;;金瓶掣签与神判文化[J];西藏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红笳;;藏传佛教在北美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传力;边普;;藏传佛教与拉萨城市转经道空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沈桂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4 张亚莎;;藏传佛教“佛鹏”源流考——青藏高原Khyung图形的演变脉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学文;;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发展之述评[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班班多杰;扎洛;周拉;孙悟湖;;近年来藏族宗教生活中出现的若干新现象[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7 郎维伟;;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觉姆现状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9 班班多杰;;为道、为学、为器——简论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10 才让;;当代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特征[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况 环球时报社;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历史定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朱维群;在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摘要)[N];光明日报;2005年
3 徐长安;我国出台法规规范活佛转世事宜[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朱维群;在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N];西藏日报;2005年
5 德吉邋吴琼;“西藏文化灭绝论”在铁的事实面前站不住脚[N];人民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程晓红;西藏人民的共同心愿[N];西藏日报;2009年
7 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尊重活佛转世传统 保障宗教信仰自由[N];法制日报;2007年
8 钱荣;青海上亿元保护藏传佛教古寺[N];西部时报;2008年
9 黄颢;五台山与藏传佛教(上)[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广言;格西——藏传佛教教育体系的缩影[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2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项庆扎西;藏传佛教后弘之下路弘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7 刀吉仁青;藏传佛教文献中的佛性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南加才让;玛尔巴译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牛宏;《章嘉宗义》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琳;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兴起和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2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德却卓玛;试论宗喀巴大师对格鲁派寺院教育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严永孝;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寺院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万玛才旦;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徐东明;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7 翟建红;十六至十八世纪蒙古族势力在华热藏区的活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白丽娜;论章嘉·若必多吉对藏汉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吴晓红;拉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张永华;社会转型期康区藏传佛教情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4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3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