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前弘期“顿渐之诤”再考释
[Abstract]:The Han, Tibetan and Indian monks, who took place in the period before Tibetan Buddhism, have come to a conclusion as the history of faith.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questioned the form of debate, the authenticity of history and the evaluation of Mahayan,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so-called "dun Zheng" is merely a letter debate. Even this section of history is thought to be "constructed" and Mahayan has been demonized. On the basis of a careful study of the relevant Tibetan and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ontention of the Han, Tibetan, and Indian scholars" is the historical testimony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Han, Tibetan and Indian scholars, from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debate to the historical role of Mahayan. Its truthfulness and positivity are beyond doubt and unquestionable.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C730012
【分类号】: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巴桑旺堆;;《韦协》译注(二)[J];中国藏学;2011年02期
2 班班多杰;;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和对后弘期的影响[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3 陆益龙;;建构论与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J];学海;2009年02期
4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贤者喜宴》■摘译(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5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贤者喜宴》■摘译(十一)[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卫荣;吐蕃七贤臣事迹考述[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2 孙林;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J];中国藏学;2002年02期
3 戴发望;;后弘期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4 陆离;;吐蕃驿传制度新探[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5 崔莉;;家庭故事里的族裔历史——析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6 费小平;;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家园政治[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7 秦苏珏;;传统文学在现代语境中的文化建构——当代美国土著小说创作述评[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8 陆离;大虫皮考——兼论吐蕃、南诏虎崇拜及其影响[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9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僧官的几个问题[J];敦煌研究;2005年03期
10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军事、畜牧业职官二题[J];敦煌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4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红燕;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D];苏州大学;2011年
6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8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星;谭恩美自传性长篇小说的性别意识与心理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川;论藏传佛教寺院财产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晓萌;暴力游戏中的“类我”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耀;晚唐五代的河陇吐蕃[D];兰州大学;2011年
7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爽;谭恩美《灶神之妻》中的东方主义色彩[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谷彩云;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追梦之旅:《爱妻》的女性身份解读[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莹;《梦娜在希望之乡》中的犹太情结[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才让;从《五部遗教》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J];西藏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索南才让;关于吐蕃佛教研究的两个问题——顿渐之诤和朗达玛“灭佛”[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论点摘编[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3年06期
3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贤者喜宴》■摘译(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拉;;从“顿渐之诤”看当今汉藏佛教交流[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2237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3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