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卜、筮制度与解说文的生成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of divination and divinatio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s paper sums up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ortoise omens and divinatory symbols of the docto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classics such as Zuo Zhuan and Guoyu.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tationery of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ivinatory symbol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explanation, such as the sign of the turtle, the symbolism of the divinatory symbols, the identity of the chastity questioner, the moral conduct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matter being asked. This pattern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rigid ritual writing mode of the tortoise, which has been written according to the eulogists, and has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style-explan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礼乐制度及其变迁与春秋文体源流研究”(09BZW020)中期成果
【分类号】:B992.2;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长云,李晶;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J];历史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彩云;熊慧勇;吴志刚;;先秦政治救灾制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2 张捷;;“黑”词义与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3 承杰,杭春晓;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宗教文化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毕红刚;;中国文学自觉考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陈智勇;;先秦时期的昆虫文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叶舒宪;“大荒”意象的文化分析——《山海经·荒经》的观念背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何九盈;《庄子》札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范正红;殷商甲骨断代论著札记(三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D];河北大学;2009年
2 蒋晓艳;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向冠男;《逸周书》文体特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旭;李文pだ裱枷胙芯縖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倩影;春秋战国时期的中下层妇女地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余黎明;《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D];南昌大学;2010年
10 ,
本文编号:2367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6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