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仙传记看早期道教对神仙世界超越性问题的认识
[Abstract]:From the biographies of the gods, the ancient immortals thought and early Taoism strongly emphasized the mystery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immortals world and the immortals group, the purpose of which was to propagandiz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immortals world to the mortal world. And then encourage the idea of immortals and the wave of learning immortals. The particularity and mystery of the immortal world are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iryland and the immortal, but also in the different space-time ideas and different moral concepts of the immortal.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m, the rise of new Taoist ideas, such as the theory of earth immortals,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the early Taoist transcendence of the world of immortals, thus promoting the fusion of immortals' thoughts with secular society and secular moral concep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基金】: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道教神仙传记的文化学研究”(2009JJD730005)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B9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斯洪桥;;早期道教生命伦理的现代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崇富;早期道教的文字观和经典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施舟人;陈杰;;道教生态:内在的转变——对早期道教戒律的研究[J];中国道教;2006年05期
4 斯洪桥;;生命与道——论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2期
5 传芗;;略述道教炼气诸术[J];中国道教;1987年04期
6 刘绍明;汉画所见早期道教神巤考述[J];中国道教;1994年03期
7 林冬子;;道教与酒[J];中国地名;2006年07期
8 简修炜;庄辉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佛二教比较论[J];学术月刊;1990年01期
9 王家yP ,郝勤;黄庭碧简 琅[奇姝——胡a及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J];中国道教;1993年01期
10 阮荣华;;两汉巴蜀道教的酝酿[J];三峡文化研究丛刊;200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辅斌;;略论齐文化对道教形成的影响[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张尚德;;禅的超越性[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3 曾宪波;刘文平;;由汉画试析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泽波;;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小巍;;上清道宗教体验视阈中的生命与世界[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刘振永;;道教对汉画像艺术的影响[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葛景春;;壶中别有日月天——李白与道教[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9 高秉江;;亚里士多德contemplation的宗教层面[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易齐;;“生命树”的物性、神性与自性——体认健全生命的完整结构[A];佛教生死哲学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馥洁;用哲学培植人生的形上姿态[N];西安日报;2006年
2 袁志鸿;道教的延续和传承[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张云江;宗教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调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郭立新;华堂虽丽 金石弥坚[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谢扬举;老子的超越哲学与当代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王德胜 杨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边界”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7 清华大学哲学系 肖鹰;道家哲学并非“反人本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袁志鸿;道教信仰中的神仙[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黄冬 王渡生;道教文化在成都: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乔清举;儒家文化与生态文明[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颖;《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史婷婷;《太平经》哲学思想探微[D];山东大学;2009年
3 岳齐琼;汉唐期间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坤;汉晋道教财富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孙跃;靖江做会讲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迅;爱之上帝与生命之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2 于斌;两汉时期的道家和早期道教[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斯洪桥;生命与道—论早期道教生命伦理思想[D];贵州大学;2007年
4 张立敏;神仙传记中的神仙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窦岳波;禅宗公案的超越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项运良;《老子想尔注》与《河上公章句》之道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宋丽娜;《抱朴子内篇》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曹艳丽;葛洪神仙道教美学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许娟;朝圣者之歌[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剑楠;道教神仙谱系的建构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6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