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元明时期回族教坊的演变、特点及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15 20:34
【摘要】: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在中国传衍发展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为"蕃坊",回族先民的身份为客籍的"蕃坊"。元明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蕃坊"变成了中国人,"蕃坊"也逐渐发展演变成了教坊。称谓的变化,反映了真实内容的历史性变迁。这种变迁,不只是回回人自身因素导致的结果,而更多是回回人自身因素在元明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适应性发展的产物。
[Abstract]: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basic social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i people in China was "Fan Fang",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Hui ancestors was the "Fan Fang" of Hakka nationality. Since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this situation has undergone a fundamental change, the "Fan Fang" has become Chinese, "Fan Fang"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religious workshop. The change of appellation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real content. This change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Hui's own factors, but also the result of the adaptive development of the Hui's own factors in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XZJ012)
【分类号】:B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J];回族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丁俊;;“天方之学”在中国的学术历程与学术精神——从王岱舆到马坚[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2期

3 韩志斌;温广琴;;从伊斯兰法到二元法——巴林法律体系的变迁轨迹[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4 王广大;曹一俊;;伊斯兰教末世论的思想沿革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6期

5 赵平分;李治和封龙山书院[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6 菅志翔;;简论共和国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马辉芬;;回族经堂语与汉语语法对比研究——被动句、“把”字句对比研究[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8 吴超;;《黑城出土文书》所见“牌子”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万明;;明代内官第一署变动考——以郑和下西洋为视角[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刘广瑞;;黑水城所出元代解由文书初探[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胡云生;;构想与现实: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谈天;;面向现代化的选择——关于西道堂模式的思考[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薛龙和;;元代诗人萨都剌及其镇江情结钩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达慧中;;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的国民外交[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雷晓静;;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肖宪;;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哈宝玉;;蒙元时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法[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马桂芬;;胡门门宦的历史沿革[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赵国军;;当代中国穆斯林的一个话语平台——《穆斯林通讯》现象关注[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3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东平;苏天爵及其法制实践与思想[D];暨南大学;2010年

5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胤;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麻小兵;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晓波;二程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文明;豫桂二省区回族现状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邝琰;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丽;明清肇庆城市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君君;毕敬士与基督教在中国穆斯林中的传教活动(1926-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政;斡脱商业与元代社会[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翠琴;略论元朝法律文化特色[J];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德全;;元代回回人皆以“中原”为家的分布路线[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2 马建春;“土木之变”与回回人[J];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02期

3 刘守刚;萨都剌的族籍[J];中国民族;1988年08期

4 杨志玖;;关于元代回回人的“华化”问题[J];文史知识;1995年10期

5 马天博;;元代回回人汉化新论[J];黑龙江史志;2009年17期

6 杨志玖;回回人与元代政治(一)[J];回族研究;1993年04期

7 马天博;马建福;;论元代东迁回回人文化心理的转变[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8 马天博;;元代回回人汉化新议[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9 穆德全;回回族源考述(二)[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10 邱树森;元“回回哈的司”研究[J];中国史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亚;马文清;;元代懿州城南学田碑与回回人初考[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正明;;明代的乐户[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3 丁明俊;;一代史学大师的终生追求——杨志玖先生《元代回族史稿》读后[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黄成俊;;杨志玖教授对回族学研究的贡献——读《元代回族史稿》[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白建灵;;论回族民族意识的自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薛龙和;;元代诗人萨都剌及其镇江情结钩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马文清;;辽宁回族源流考略[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邱树森;;明武宗与明代回回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尚衍斌;;元代色目人史事杂识[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洛;元曲和教坊[N];光明日报;2006年

2 李伟 丁明俊;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N];民族日报;2010年

3 纪仁黎;北京元明两代的教坊[N];中国审计报;2006年

4 肖云儒;读李健彪《西部民族风情》[N];文艺报;2005年

5 陆芸;伊斯兰教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2年

6 记者唐临江 通讯员马翠海 王丽;二六工镇倾力打造全疆回族特色第一镇[N];昌吉日报;2009年

7 魏铎;民族和谐的塞外青城[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黑龙江 王锐;琴艺网上学[N];电脑报;2003年

9 余之文;古代宫廷“字舞”[N];信息时报;2000年

10 倩兰;回族文化的美学品格[N];贵州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2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韬;词为“倚声”论[D];暨南大学;2008年

5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晓云;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昕;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平;元代商业和回回人[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俊;概述唐朝宫廷音乐机构之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林杏容;明代通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马欢;唐代音乐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笑雪;《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演艺史料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冰;唐代的舞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政;斡脱商业与元代社会[D];兰州大学;2011年

8 周艳;《羯鼓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媛媛;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38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8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