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龙州地区马援崇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2:17
本文关键词:清代以来龙州地区马援崇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是民间信仰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本文依据史料、碑文和调查资料,梳理了龙州地区的马援崇拜历史源流,论述了龙州地区当地马援崇拜的成因和意义。同时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援崇拜其中心和主题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即最初国家和民众纪念伏波将军马援的目的,是敬重其平定二征反叛、维护国家边疆稳定秩序的爱国精神,这有利于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强化国家认同感,稳定地方社会秩序;之后随着边疆的稳定、水上贸易和交通的发展,伏波将军马援又增添了赐福和庇护江海航运安全的职能,这促使马援走下神台,从护边名将变成了庇护民众的神明。而中法战争之后,当广西边疆出现危机时,龙州地区的马援崇拜,在中央及地方官员通过重修伏波庙、参与主持伏波庙诞等方式,引导其中心和主题向守边护国转移,以此来极力强化马援在人们心中作为维护国家边疆稳定的守护神的形象,加强边境地区民众的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达到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目的。而到了当代,马援崇拜在为西南边疆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的和谐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龙州地区马援崇拜的考察,进而阐述了上述龙州地区马援崇拜及其与国家对地方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马援崇拜 边疆社会 龙州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6
- 一、 研究缘由与意义8-9
- 二、 相关研究回顾9-15
- (一)马援史实和相关文化研究9-11
- (二)马援崇拜研究11-15
- 三、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清末边疆危机之前龙州地区的马援崇拜16-37
- 第一节 马援南征与马援崇拜的形成16-23
- 一、 马援南征16-17
- 二、 马援崇拜形成的历史背景17-23
- 第二节 龙州地区马援崇拜概况23-30
- 一、 清代龙州地区伏波庙的地理分布24-27
- 二、 相关遗址、遗迹和传说故事27-30
- 第三节 马援崇拜的功能及意义30-37
- 一、 有利于推行教化以维护统治30-31
- 二、 保护航运平安31-37
- 第二章 清末边疆危机下的马援崇拜37-47
- 第一节 西南边疆危机37-41
- 一、 西南边疆危机的出现37-38
- 二、 广西边疆地区的边防建设38-41
- 第二节 广西边疆龙州地区伏波信仰主神职的转变:守边护国41-47
- 第三章 班夫人助军故事与马援崇拜的地方化47-59
- 第一节 班夫人庙及其相关记载47-57
- 第二节 班夫人传说及其文化意义57-59
- 第四章 边疆地区马援崇拜的现代传承和差异59-69
- 第一节 边疆地区伏波庙的祭祀59-65
- 一、 龙州地区伏波庙的祭祀59-62
- 二、 钦州康熙岭横山伏波庙的祭祀62-65
- 第二节 边疆地区马援崇拜现代传承的差异65-69
- 结论69-70
- 附录 1 龙州伏波庙祭祀仪式过程全表70-73
- 附录 2 龙州伏波庙庙祭祀过程全图73-79
- 附录 3 凭祥隘口伏波庙现状79-81
- 参考文献81-85
- 后记85-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施铁靖;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2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施铁靖;马援军事艺术略论[J];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施铁靖;马援在广西[J];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5 滕兰花;;清代广西伏波庙地理分布与伏波祭祀圈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施铁靖;马援政治才能初探[J];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清代以来龙州地区马援崇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