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余日章与太平洋国交讨论会

发布时间:2017-03-31 02:07

  本文关键词:余日章与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战后太平洋问题突出,发缘于基督教青年会的太平洋国交讨论会成立。余日章作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结合自身经验,积极筹备,欲借此会开展国民外交,为政府间的外交提供舆论意见。五卅惨案打破了这种设想,更挑起既有的政教论争,余日章适时发表和平主义观念;更在此后两次会议中,以国民外交为手段,以和平主义观念为原则,发表大量对时局的看法。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余日章的观念发生转变:既放弃了国民外交方式,也放弃了和平主义观念,要求以强硬手段捍卫领土。这种转念,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日本侵略导致民族矛盾骤增,但也与太平洋国交讨论会自身的缺陷及余氏个人有关。余日章思想的转变,展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中国基督徒极力处理基督教与政治、基督徒与爱国者的身份的努力,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国基督徒的爱国之道。
【关键词】:余日章 太平洋国交讨论会 国民外交 和平主义 中国基督徒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77;K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8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选题意义9
  • 1.2 研究综述9-16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16-17
  • 1.3.1 研究方法16-17
  • 1.3.2 研究思路17
  • 1.4 创新与不足17-18
  • 第2章 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的缘起18-23
  • 2.1 一战后“太平洋问题”的凸显18-21
  • 2.2 “泛太平洋基督教青年会会议”的召开21-23
  • 第3章 余日章的“国民外交”观及中国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的筹备23-37
  • 3.1 余日章的“国民外交”观念23-32
  • 3.1.1 国内“国民外交”热潮的兴起23-24
  • 3.1.2 余日章对“国民外交”的认识24-28
  • 3.1.3 人格培养与公民教育:国民参与外交的基础28-32
  • 3.2 余日章与中国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的筹备32-37
  • 3.2.1 建立筹备组织,扩大宣传33-34
  • 3.2.2 征集提案,征聘入会人员34-35
  • 3.2.3 募集资金35-37
  • 第4章 余日章的与会及其观念的变化37-62
  • 4.1 余日章对会议的定性37-39
  • 4.2 第一届会议的召开与“五卅惨案”的处理39-48
  • 4.2.1 会议的召开和中国分会的成立39-40
  • 4.2.2 “五卅惨案”的处理40-42
  • 4.2.3 余日章和平主义观念的产生42-48
  • 4.3 和平主义观的实践与两次宣言风波48-53
  • 4.3.1 第二届会议与余日章宣言48-50
  • 4.3.2 第三届会议与余日章宣言风波50-53
  • 4.4 第四届会议的召开和余日章的转变53-62
  • 4.4.1 流会风波53-56
  • 4.4.2 中国分会的改组56-57
  • 4.4.3 余日章的转变57-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建标;;多方的博弈:余日章、蒋梦麟与华盛顿会议[J];史林;2011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芬;余日章与太平洋国交讨论会[D];湖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余日章与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8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