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玉器的时代特征及文化意义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48;TS933
【图文】:
图 2-1 北魏 汉白玉释迦牟尼坐佛、图 2-2 北魏 汉白玉释迦牟尼坐佛(图片来源:均由孟娜拍摄于河北省博物馆)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深化,北齐时期的造像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 “清像”的风格,佛像变得丰满圆润,面相起伏小,面短而宽(图 2-4),肉磨光式、波纹式和螺型式,且由高变得平缓。面容和蔼慈善,肩胛宽肥,肌壮。背光逐渐减少,题材上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单体圆雕像数量增加型风格简练典雅,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生活气息。
图 2-1 北魏 汉白玉释迦牟尼坐佛、图 2-2 北魏 汉白玉释迦牟尼坐佛(图片来源:均由孟娜拍摄于河北省博物馆)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深化,北齐时期的造像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 “清像”的风格,佛像变得丰满圆润,面相起伏小,面短而宽(图 2-4),肉磨光式、波纹式和螺型式,且由高变得平缓。面容和蔼慈善,肩胛宽肥,肌壮。背光逐渐减少,题材上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单体圆雕像数量增加型风格简练典雅,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生活气息。
图 2-1 北魏 汉白玉释迦牟尼坐佛、图 2-2 北魏 汉白玉释迦牟尼坐佛(图片来源:均由孟娜拍摄于河北省博物馆)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深化,北齐时期的造像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 像”的风格,佛像变得丰满圆润,面相起伏小,面短而宽(图 2-4),光式、波纹式和螺型式,且由高变得平缓。面容和蔼慈善,肩胛宽肥,。背光逐渐减少,题材上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单体圆雕像数量增风格简练典雅,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体 胡人骑羊青瓷插座[J];大众考古;2015年12期
2 刘喜锋;苏丹丹;林雨亭;;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2期
3 于婷婷;蒋晓春;;送子观音信仰的起源和初步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张仲娟;高永旺;;简论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演变及发展规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周贵;;中国玉文化的内涵探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肖屏;;宋代佛教造像的世俗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达娃格桑;;略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佛教文化;2006年05期
8 李正晓;;中国内地汉晋时期佛教图像考析[J];考古学报;2005年04期
9 贝逸文;普陀山送子观音与儒家孝德思想的对话[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范学静;宋代玉雕童子面面观[J];收藏家;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靖;佛陀造像中国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2 于佳彬;中晚唐五代禅思想与社会变革[D];西北大学;2017年
3 郭继锋;论中国古代雕塑对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的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7年
4 谢山;唐代佛教兴衰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5 李婵;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朱怡芳;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李正晓;中国内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欣;浅析玉作艺术中的人物创作规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年
2 杨晓慧;东魏北齐单体菩萨头冠初步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8年
3 朱素英;佛教世俗化对唐代女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4 杜阳光;送子观音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5 牛申恩;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像服饰初探[D];北京服装学院;2017年
6 高雨晴;唐代关中地区汉白玉佛教石雕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焦旭爱;唐代佛教与战争[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鑫;青州龙兴寺北齐佛教造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9 王林丹;河北曲阳汉白玉石雕的历史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庞怡;辽代玉器分类及材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4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04722.html